患者男,71岁,因“口角右偏1 d”来诊。1年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坚持口服华法林1.875 mg/d,INR 1.70~1.85,皮肤,黏膜无出血倾向。1周前因血脂高于正常,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查体: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双上肢及躯干密集出血点,双下肢布满淤点;高级皮质功能检查正常,脑神经检查基本正常;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心,肺未见异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适中,双侧病理反射未引出。

急诊应尽快做的处理包括(提示 颅脑CT:右顶叶小片状出血。)

A:如出现低氧血症,应行气管内插管通气,使CO2CP为30~35 mmHg B:用硝普钠控制血压 C: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控制平均动脉压于130 mmHg及以下 D:用5%的葡萄糖溶液补液 E:用等渗氯化钠溶液补液 F:血清渗透压应为280~310 mmol/L

患者男,41岁,因车祸腹痛8d入院,入院时血压75/60mmHg,心率100次/min,皮肤发绀,多处有瘀点,瘀斑

皮下瘀点,瘀斑的原因是

A:DIC B:血管过度收缩 C:血管过度扩张 D:缺氧 E:酸中毒

某女性患者,68岁,心悸、多汗2年,曾不规律服用甲巯咪唑半年,症状缓解不佳。目前:ECG:不正常心电图,房颤。内分泌科建议I治疗。甲功生化:FT:5.6pg/ml(1.8~4.1);FT4:2.1ng/dl(0.81~1.7),TSH:0.01μIU/ml。来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吸I率测定。甲状腺I摄取率测定,2小时吸碘率为15%,24小时吸碘率为27%。

触诊发现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触及3cm左右结节,质软,无触痛,活动度可。进一步考虑做下列检查,但应除外

A:甲状腺B超 B:TRAb C:TPOAb、TgAb D:甲状腺高锝[Tc]酸盐显像 E:F-FDG PET显像

某女性患者,68岁,心悸、多汗2年,曾不规律服用甲巯咪唑半年,症状缓解不佳。目前:ECG:不正常心电图,房颤。内分泌科建议I治疗。甲功生化:FT:5.6pg/ml(1.8~4.1);FT4:2.1ng/dl(0.81~1.7),TSH:0.01μIU/ml。来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吸I率测定。甲状腺I摄取率测定,2小时吸碘率为15%,24小时吸碘率为27%。

病人TRAb:5IU/ml(<13);TPOAb:10IU/ml(<34);TgAb:11.3IU/ml(<115)。B超示甲状腺右叶下极3.1cm×2.1cm低回声结节,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伴囊性改变,CDFI:结节内部血流丰富,周边血流环绕,内部血流穿入规则,提示滤泡病变。其甲状腺显像可能为

A:甲状腺右叶下极"冷"结节 B:甲状腺右叶下极"凉"结节 C:甲状腺右叶下极"热"结节 D:甲状腺右叶下极"温"结节 E:甲状腺显像未见异常

阴极灯丝发射电子经聚焦后在阳极靶面上的实际撞击面积称为实际焦点。有效焦点是指实际焦点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投影,是用来成像的X线面积。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线管窗口方向(过窗口中心)的投影称作标称焦点或有效焦点的标称值。标称焦点是有效焦点的一个特例,近似正方形。

关于有效焦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实际焦点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投影 B:标称焦点是有效焦点的一个特例 C:实际焦点面积要大于有效焦点面积 D:有效焦点在不同投影方向上形状和大小均不同 E:有效焦点越大,成像质量越好

阴极发射电子经聚焦后在阳极靶面上的实际撞击面积称为实际焦点。有效焦点是指实际焦点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投影,是用来成像的X线面积。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线管窗口方向(过窗口中心)的投影称作标称焦点或有效焦点的标称值。

关于实际焦点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电子实际撞击的面积 B:由主焦点和副焦点组成 C:聚焦槽与灯丝位置对焦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D:副焦点大于主焦点时成像性能好 E:灯丝正面发射的电子形成主焦点

当我们从A点移动到D点时()

A: 根据熏肉计算的鸡蛋的机会成本不变。 B:根据熏肉计算的鸡蛋的机会成本减少。 C:根据熏肉计算的鸡蛋的机会成本增加。 D:经济变得更有效率。 E:经济变得更无效率。

当我们从A点移动到D点时()

A: 根据熏肉计算的鸡蛋的机会成本不变。 B:根据熏肉计算的鸡蛋的机会成本减少。 C:根据熏肉计算的鸡蛋的机会成本增加。 D:经济变得更有效率。 E:经济变得更无效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