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2岁,因“发热5 d,全身皮疹2 d”来诊。患者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5 d前出现发热,体温38.5 ℃,2 d前耳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逐渐向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扩展,疹间可见正常皮肤,体温升至39.2 ℃。

发病2~3 d时最常见的体征是

A:Koplik斑 B:Forscheimer征 C:口周苍白圈 D:帕氏线 E:全身淋巴结肿大 F:杨梅舌

 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调节及生物功能都非常重要,掌握维生素D的代谢,对钙,磷和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是

A:1,25-(OH)D B:维生素D C:25-(OH)D D:24,25-(OH)D E:7-脱氢胆固醇

 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调节及生物功能都非常重要,掌握维生素D的代谢,对钙,磷和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皮肤中存在的维生素D的最早形式是

A:1,25-(OH)D B:维生素D C:25-(OH)D D:24,25-(OH)D E:7-脱氢胆固醇

某新生儿母亲向护士咨询如何预防佝偻病,护士指导其服用维生素D。

小儿开始服用维生素D的时间是

A:出生后立即 B:出生后2周 C:出生后1个月 D:出生后5个月 E:出生后1年

某新生儿母亲向护士咨询如何预防佝偻病,护士指导其服用维生素D。

每天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是

A:100U B:150U C:400U D:2000U E:1500U

男孩,6岁。主因少尿,浮肿5d,发热,咳嗽2d入院。尿蛋白(+++)。

化验血结果:24h尿蛋白定量。120mg/(kg·d),白蛋白20g/L,胆固醇9.72mmol/L。肾活组织检查呈微小病变型。血Na120mmol/L,补体C3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该患儿可能的诊断

A:上呼吸道感染 B:支气管肺炎 C:肾炎性肾病 D:单纯性肾病 E:泌尿系感染 F:急性肾小球肾炎 G:IgA肾病 H:电解质紊乱

某男性患者,25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

患者病情已发展到(提示入院后持续发热3d,全身可见散在分布的皮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部分融合成片。)

A:前驱期 B:潜伏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E:初期 F:缓解期

某女性患者,36岁,因“反复腹泻6个月,再次发作3d”来诊。3d前进食生冷食物;黄色稀粪,带脓血,6~8次/d。查体:右下腹隐痛。粪常规:RBC(+),WBC(+++)。

现阶段患者不能应用的抗生素为(提示2d后粪便呈黏液脓血粪,里急后重更为明显。)

A:喹诺酮类 B:SMZ-TMP C:阿奇霉素 D:红霉素 E:多西环素 F:庆大霉素 G:氨苄西林 H:青霉素 I:卡那霉素

某女性患者,36岁,因“反复腹泻6个月,再次发作3d”来诊。3d前进食生冷食物;黄色稀粪,带脓血,6~8次/d。查体:右下腹隐痛。粪常规:RBC(+),WBC(+++)。

现阶段患者不能应用的抗生素为(提示2d后粪便呈黏液脓血粪,里急后重更为明显。)

A:喹诺酮类 B:SMZ-TMP C:阿奇霉素 D:红霉素 E:多西环素 F:庆大霉素 G:氨苄西林 H:青霉素 I:卡那霉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