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0岁,体重55kg。择期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历时5h,术毕鼻温下降至35.1℃。

全身麻醉对体温的影响除外

A:全身麻醉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体温调节反应 B:影响主要在中枢部位 C:影响主要在周围部位 D:全麻药也抑制非寒战生热 E:全麻药对婴儿和儿童温度调节影响程度和成人差不多

病历摘要:女性患者54岁,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麻醉选择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

该患者选择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而不选择单纯9号针头的单次脊麻的主要原因是哪一项

A:脊麻后腰背痛 B:脊麻后尿潴留 C:脊麻后颅内感染 D:脊麻后头痛 E:害怕注入错误药

病历摘要:女性患者54岁,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麻醉选择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致死的原因是哪些

A:呼吸抑制 B:循环抑制 C:局麻药中毒 D:局麻药过敏 E:病人手术前没打术前针 F:病人体质弱

女,26岁,因急性阑尾炎,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为

A:头痛 B:颅神经麻醉 C:粘连性蛛网膜炎 D:全脊椎麻醉 E:马尾损伤

女性,25岁,因背部发现肿块前来就诊,查体肿块活动度好,大小约1.51cmx1cm,拟行局麻下肿块切除术。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是

A:表面麻醉 B:局部浸润麻醉 C:区域阻滞麻醉 D:神经干阻滞 E:局部静脉麻醉

用局麻药阻滞周围神经末梢或神经干(节丛)的冲动传导,产生一个局限性麻醉区,称局部麻醉。可供临床使用的局麻药品很多。

下列哪一项为引起局麻药中毒的原因

A: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 B:局麻药注入血管 C:局麻药过敏反应 D:局麻药高敏反应 E:注入硬膜下间隙

患者女性,28岁,右胸腋中线第4.5肋间刀刺伤1小时入院。伤口长5cm,活动性出血,鲜血外溢,病人呼吸急促,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血压63/30mmHg,麻醉后血压为O。

麻醉方法首选 ( )

A:局麻 B:非插管全麻 C:硬膜外阻滞 D:肋间神经阻滞 E:气管插管全麻

某地麻疹历年发病率水平维持在5/10万~20/10万,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73/10万,2006年麻疹发病人数减少,年内总报告新发病例数为21例,该年度当地平均人口为30万人。

2006年当地麻疹维持在该流行强度的原因是

A:麻疹为隐性感染 B:麻疹传播机制不易实现 C:麻疹潜伏期较长 D:该病在当地流行后,人群免疫力增高 E:以上都不对

常用的麻醉药物是

A:隆朋 B:静松灵 C:噻胺酮 D:氯丙嗪 E:846合剂

常用的麻前给药是

A:肾上腺素 B:樟脑 C:咖啡因 D:阿托品 E:地塞米松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