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居民以食玉米为主,人群中同时患皮炎,腹泻及痴呆的病人比较多见。

临床上称这类症状为 ( )

A:维生素A缺乏症 B:“三D症状” C:维生素D缺乏症 D:维生素E缺乏症 E:维生素B缺乏症

患儿女,3岁2个月。自幼发现心脏病,颜面,口唇青紫,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同,活动耐力较同龄儿差,喜蹲踞,剧烈哭闹后发绀加重,休息后缓解。查体:体重14 kg;HR 100次/min,BP 95/60 mmHg,杵状指(趾)明显,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触及震颤并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73%。ECG:窦性心律,右心室肥厚,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心腰凹陷呈靴型,双肺血少。吸氧后动脉血气分析:pH 7.46,PaCO2 32.6 mmHg,PaO2 44 mmHg,SaO 82%,BE -0.7 mmol/L,血细胞比容0.46,Hb 155 g/L。

关于TOF患儿在临床上静脉诱导和吸入诱导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A:右向左分流使吸入麻醉诱导加快 B:右向左分流使静脉麻醉药到达脑循环的速度加快,从而加快麻醉诱导,可使患儿很快安静以免哭闹引起缺氧发作 C:__起效较快,临床上肌内注射引起缺氧发作较常见 D:无论使用静脉诱导还是吸入诱导,对TOF患儿,特别是严重缺氧的患儿,麻醉诱导时应缓慢给药,密切观察反应 E:诱导期间出现的发绀加重或缺氧发作,多与周围血管扩张致低血压进而引起的右向左分流增加有关 F:吸入诱导不依赖建立静脉通路,对于建立静脉通路困难的患儿有明显的优点

 临床上钙,磷,镁代谢紊乱很常见,各种紊乱的临床表现和症状不同,掌握这些体征对诊断和治疗很有帮助。

临床上发生手足搐搦,应考虑诊断为

A:高钙血症 B:低钙血症 C:高磷血症 D:低磷血症 E:高镁血症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一类物质,细胞因子检测对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检测细胞因子的意义不包括

A: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 B:作为特定疾病诊断指标 C:监测细胞因子临床治疗的应用 D:判断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 E:监测疾病过程的活动程度

临床上病毒学实验室诊断最为直观的是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但是由于实验室环境及培养条件的限制,很难将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作为常规检测进行开展。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是病毒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方法繁杂,对技术,设施要求高,需时较长,目前临床实验室广泛开展存在困难,不需要选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技术的情况是

A:研究病毒生物学性状或流行病学调查 B:常规观测临床治疗效果 C:鉴别不同病毒所致具有相同症状的疾病,以明确病原学诊断 D:病程长,诊断困难,疑似病毒感染 E:监测减毒活疫苗回复毒力突变株的出现

 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依赖于实验室自身抗体的检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自身抗体有几十种,如ANA,抗dsDNA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RF,抗CCP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等。这些抗体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最重要的血管炎相关自身抗体是

A:ANA B:抗内皮细胞抗体 C:抗dsDNA抗体 D:抗心磷脂抗体 E:ANCA

患者头位应为

A:正中位 B:偏侧位 C:前俯位 D:后仰位 E:正中后仰位

如情况紧急,可行气管切开的部位是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环甲膜 D:第1~2气管软骨环 E:第3~5气管软骨环

切口位置不能过低,是为了避免损伤

A:甲状腺峡部 B:食管 C:声带 D:无名动脉 E:甲状腺上动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