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3岁人,结婚5年未孕,月经不规则多年,已闭经4个月,B型超声:内膜增厚1.0 cm,内膜回声不均,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尿妊娠试验阴性。

子宫内膜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正常内膜增生期 B:子宫内膜分泌反应 C: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 D: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E:子宫内膜息肉

女,22岁,因肥胖闭经拟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检查时最明显的阳性体征是

A:子宫明显增大 B:单侧卵巢增大 C:双侧卵巢增大 D:子宫与双侧卵巢均增大 E:阴毛稀疏 F:消瘦

二十六岁妇女。既往体健,结婚1年,停经3个月,阴道不规则出血15天伴腹痛,恶心,呕吐。近2日来出血中有小泡沫状物掉出。检查子宫大而软,如孕5月大小,双侧附件均有增大,直径约5cm及7cm。B超示:官腔内充满弥漫分布的光点及小囊样无回声区。双侧卵巢增大,内为液性暗区。测血phCG 1.5x10U/L,X线检查肺部未见异常。配血,输液同时行清宫术。扩宫口同时给缩宫素静脉输注,术后患者诉憋气。体检:BP13.3/93 kPa(100,/70 mmHg),HR100次/分,氧饱和度78%,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经抢救好转。

患者下一步处理

A:可二次清宫后行预防性化疗,定期随访 B:直接行全子宫切除及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剥除术 C:二次清宫后定期随访 D:不需二次清宫,定期院外随访 E:经济条件差的不需随访,可以于4~6个月后妊娠

某女性患者,31岁,因“进行性加重性痛经5年”来诊。妇科查体:子宫均匀性增大,质硬并有压痛,左侧附件区可触及囊性包块,直径约4 cm,右侧附件未触及包块。

根据临床表现和声像图特征,该患者诊断为子宫肌腺症。不属于子宫肌腺症声像图表现的是

A:子宫增大,饱满圆钝 B:子宫肌壁回声粗糙不均 C:子宫内膜增厚 D:子宫内膜线多向前移位,也可向后移位 E:增厚的子宫后壁中可见斑点状无回声区

某女性患者,31岁,因“进行性加重性痛经5年”来诊。妇科查体:子宫均匀性增大,质硬并有压痛,左侧附件区可触及囊性包块,直径约4 cm,右侧附件未触及包块。

常与子宫肌腺症同时存在的卵巢病变是

A:多囊卵巢 B:卵巢黄素囊肿 C:卵巢巧克力囊肿 D: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E:卵巢畸胎瘤

某女,43岁,月经量增多5年,痛经并进行性加重3年,GP。妇科检查:经产型外阴,宫颈光滑,子宫均匀性增大,如孕3月,活动度差,质韧,有压痛。

若B型超声提示:子宫增大,肌壁回声粗糙,右侧附件可及一直径6.5cm大小囊性肿物,CA125:50IU/L,该患者最佳手术方式为

A:次全子宫切除术 B:双附件切除术 C:全子宫切除术 D: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E:全子宫+右侧附件切除术

某女性患者,44岁,月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4个月,晨起扪及下腹部包块1天。妇科检查示子宫增大如孕3月大小,无压痛,表面不平,活动度可,双附件区未触及肿物。

若妇科B型超声提示子宫增大,肌间多个低回声区,子宫内膜厚0.8cm,双侧卵巢正常大小。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腺肌症 B:子宫肌瘤 C:子宫内膜息肉 D:子宫畸形 E:卵巢肿瘤 F:子宫肉瘤

某女,27岁,双侧卵巢均增大。

若该患者月经不调,不孕,多毛,大体见双侧卵巢对称性增大,卵巢白膜增厚,表面下见大量囊泡,内为清亮液体,此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A:多发性黄素化滤泡囊肿 B:黄体囊肿 C:单纯性囊肿 D:妊娠黄体瘤 E:多发性滤泡囊肿

某女,27岁,双侧卵巢均增大。

若此患者在妊娠体检时发现双卵巢增大,表面见大小不等囊性结节,壁薄,黄色,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多发性黄素化滤泡囊肿 B:黄体囊肿 C:单纯性囊肿 D:妊娠黄体瘤 E:多发性滤泡囊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