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7岁,近2年月经量增多,无腹痛,妇科普查时发现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大小,不规则。

引起子宫肌瘤的病因可能的原因

A:细胞遗传学的异常 B:分子生物学显示:子宫肌瘤的单克隆平滑肌增殖而成,多发子宫肌瘤由不同克隆细胞形成 C:子宫肌瘤中雌激素受体和组织中雌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 D:雌激素可促进子宫肌瘤增大 E: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的生长

女,47岁,近2年月经量增多,无腹痛,妇科普查时发现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大小,不规则。

提示:观察2年,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子宫肌瘤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妇检子宫颈肥大,中度糜烂。最佳治疗方案是

A:子宫肌瘤剔除术 B:子宫次全切除术 C: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D:子宫全切除术 E:子宫全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 F:宫腔镜下肌瘤剔除术

女,47岁,近2年月经量增多,无腹痛,妇科普查时发现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大小,不规则。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正确说法

A: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0.5%~1% B:黏膜下的肌瘤由于机械阻碍,宫腔畸形也易流产 C:妊娠期子宫充血,组织水肿,平滑肌细胞肥大,肌瘤明显增大,分娩后渐缩小 D:较大肌壁间肌瘤,由于机械阻碍,也易流产 E:妊娠子宫肌瘤迅速增大可发生红色变性 F:浆膜下肌瘤可发生慢性或急性蒂扭转,化致肌瘤坏死,感染,化脓 G:较大子宫肌瘤在妊娠期可使胎位异常,FGR,前置胎盘 H: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能自然分娩,若肌瘤阻碍胎儿下降应行剖宫产术

某女性患者,31岁,因“进行性加重性痛经5年”来诊。妇科查体:子宫均匀性增大,质硬并有压痛,左侧附件区可触及囊性包块,直径约4 cm,右侧附件未触及包块。

根据临床表现和声像图特征,该患者诊断为子宫肌腺症。不属于子宫肌腺症声像图表现的是

A:子宫增大,饱满圆钝 B:子宫肌壁回声粗糙不均 C:子宫内膜增厚 D:子宫内膜线多向前移位,也可向后移位 E:增厚的子宫后壁中可见斑点状无回声区

某女,43岁,月经量增多5年,痛经并进行性加重3年,GP。妇科检查:经产型外阴,宫颈光滑,子宫均匀性增大,如孕3月,活动度差,质韧,有压痛。

若B型超声提示:子宫增大,肌壁回声粗糙,右侧附件可及一直径6.5cm大小囊性肿物,CA125:50IU/L,该患者最佳手术方式为

A:次全子宫切除术 B:双附件切除术 C:全子宫切除术 D: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E:全子宫+右侧附件切除术

某女性患者,44岁,月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4个月,晨起扪及下腹部包块1天。妇科检查示子宫增大如孕3月大小,无压痛,表面不平,活动度可,双附件区未触及肿物。

若妇科B型超声提示子宫增大,肌间多个低回声区,子宫内膜厚0.8cm,双侧卵巢正常大小。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腺肌症 B:子宫肌瘤 C:子宫内膜息肉 D:子宫畸形 E:卵巢肿瘤 F:子宫肉瘤

某女性患者,43岁,孕3产1。经量增多并经期延长3年余,同时伴有进行性痛经。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均匀性增大,质硬并有压痛

根据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征,该患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关于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子宫饱满增大、圆钝 B:子宫肌壁回声粗糙、不均匀 C:子宫内膜增厚、回声增高呈球状,内有多发小点状暗区 D:子宫内膜线多向前移位,也可向后移位 E:增厚的子宫后壁回声有时可见斑点状无回声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