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9岁,肾透明细胞癌术后3年复查发现右下肺外带直径2cm球形病灶,边界清
如果肺部病变为孤立性,身体其他部位未见异常病灶,如何处理更合理
A:肺部病灶放疗 B:丁干扰素治疗 C:右下肺叶切除 D:右全肺切除 E:右肺病灶切除
男性,49岁,肾透明细胞癌术后3年复查发现右下肺外带直径2cm球形病灶,边界清
若两年后,左上肺又出现一个相似病灶,身体其他部位仍未见异常,则如何处理更合适
A:左肺部病灶放疗 B:丁干扰素治疗 C:全身化疗 D:左上肺病灶切除 E:左上肺切除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女性,63岁。平时健康。体检X线胸片发现右肺下叶阴影,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后基底段有一2cm大小占位病灶,考虑肺癌可能性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拟行电视胸腔镜手术。
手术中一般首先采取
A:肺叶切除术 B:肺楔形切除术 C:肺段切除术 D:肺叶加肺段切除术 E:病灶局部切除术
某男性患者,27岁,因左侧睾丸疼痛发现睾丸肿块,行睾丸切除术,病检为非精原细胞瘤,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转移。
化疗后复查胸CT仍有病灶残留,下一步治疗为
A:继续原方案化疗 B:肺叶切除术 C:局部放疗 D:换用VIP方案化疗 E:观察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左侧睾丸疼痛发现睾丸肿块,行睾丸切除术,病检为非精原细胞瘤,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转移。
化疗后复查胸CT仍有病灶残留,下一步治疗为
A:继续原方案化疗 B:肺叶切除术 C:局部放疗 D:换用VIP方案化疗 E:观察
该患者做结核病灶切除术,之后的治疗是( )
A:全身治疗+抗结核治疗 B:抗结核治疗+左肾切除 C:全身治疗+抗结核治疗+左肾切除+附睾切除 D: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E:全身治疗+左肾切除+抗结核治疗
病死猪,剖检时可视黏膜发绀,颌下淋巴结明显肿胀,外观灰白色,质地柔软,肺脏、肝脏及肾盏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柔软隆起,切开病灶,见有灰黄色浑浊凝乳状液体流出。
上述病灶局部的炎症反应为
A:变质性炎 B:渗出性炎 C:增生性炎 D:化脓性炎 E:出血性炎
关于局部癫痫病灶切除术选择切口范围的大小时应该注意的是()
A:对脑电图和临床发作相符合的病例,应准确判断棘波位置,精确切除癫痫灶的起源部位 B:脑电图中有大范围棘波的病例,应将棘波波幅最高处视为切除范围的中心点 C:脑电图中呈全导棘波的病例,无论是双侧同步出现者、还是先从一导或一侧出现、继而全导出现者,均提示术者应适当扩大切除范围 D:对于颞叶有局限性低幅棘波、锐(尖)波或深部电极有阳性棘波的病例,应考虑颞叶内侧面的病变,适当扩大其切除范围 E:仅在脑电图中有棘波而形态学中无明显改变的病例,多采取单纯皮质热灼的手术方式,要求开颅的范围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