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0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黏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窜动。查体: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x6cm肿块,质韧,轻压痛,土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在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A:肠道肿块留待以后再次手术处理,放置腹腔引流物 B:按肿瘤原则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 C:行局部肠段切除后,将远近肠管双管造口 D:切开肠管后切除肠管内肿块 E:行右半结肠切除后,远近肠管分别造口
患者女性,40岁,因突起中腹部疼痛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勃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查体: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x6cm肿块,质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提示:急诊手术,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A:切开肠管后切除肠管内肿块 B:行右半结肠切除后,远近肠管分别造口 C:按肿瘤原则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 D:行局部肠段切除后,将远近肠管双管造口 E:肠道肿块留待以后再谈手术处理,放置腹腔引流物
男性,70岁,进行性排尿困难5年,尿潴留留置导尿4次,1年前曾测残余尿量100ml。查体:下腹膨胀,浊音界在脐下2指,右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肿块突入阴囊可以还纳。
该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包块为并发症,其诊断为( )
A:睾丸鞘膜积液 B:腹股沟囊肿 C:腹股沟直疝 D:腹股沟斜疝 E:右侧腹股沟区血肿
某女,41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和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粘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粘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体查: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6cm肿块,坚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在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A:肠道肿块留待以后再次手术处理,放置腹腔引流物 B:按肿瘤原则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 C:行右半结肠切除后,远近肠管行双管造口 D:切开肠管后切除肠管内肿块 E:行肿块肠段切除后,将远近肠管双管造口
某男,56岁。上腹部疼痛,低热,体重减轻1个月,尿色加深,巩膜、皮肤进行性黄染2周。查体:肝肋下4cm,边缘钝,右上腹可触及一6cm×4cm大小的梨形包块。
确认右上腹包块性质,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腹部X线平片 B:ERCP C:B超 D:CT E:穿刺
某男,70岁,进行性排尿困难5年,尿潴留留置导尿4次,1年前曾测残余尿量100ml。查体:下腹膨胀,浊音界在脐下2指,右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肿块突入阴囊可以还纳。
该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包块为并发症,其诊断为( )
A:睾丸鞘膜积液 B:腹股沟囊肿 C:腹股沟直疝 D:腹股沟斜疝 E:右侧腹股沟区血肿
某男,71岁,进行性排尿困难5年,尿潴留留置导尿4次,1年前曾测残余尿量100ml。查体:下腹膨胀,浊音界在脐下2指,右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肿块突入阴囊可以还纳。
该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包块为并发症,其诊断为
A:睾丸鞘膜积液 B:腹股沟囊肿 C:腹股沟直疝 D:腹股沟斜疝 E:右侧腹股沟区血肿
某女性患者,41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黏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体查: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6cm肿块,坚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在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A:肠道肿块留待以后再次手术处理,放置腹腔引流物 B:按肿瘤原则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 C:行右半结肠切除后,远近肠管行双管造口 D:切开肠管后切除肠管内肿块 E:行肿块肠段切除后,将远近肠管双管造口 F:置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