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1岁,因“腹部不适6个月”来诊。B型超声:腹腔多发性肿瘤。术中发现盆腔,腹膜和卵巢形成多个肿瘤结节,肿瘤灰白色,外表光滑,质地坚实。
病理诊断考虑为(提示 光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如图所示。) 
A:小细胞癌 B: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C: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D:淋巴瘤 E:骨外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F: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患者男,15岁,因“发现阴囊肿物3个月余”来诊。查体:囊肿呈实性结节状。初诊意见: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最常见的肿瘤是
A:纤维肉瘤 B:脂肪肉瘤 C:横纹肌肉瘤 D:血管肉瘤 E:平滑肌肉瘤
患者男,15岁,因“发现阴囊肿物3个月余”来诊。查体:囊肿呈实性结节状。初诊意见: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特征性的细胞是
A:“蝌蚪样”细胞 B:小圆细胞 C:黏液样细胞 D:梭形细胞 E:“鬼影”样细胞
患者女,50岁,因“右侧腹部隐痛,轻度黄疸4个月”来诊。B型超声:肝脏一直径10 cm肿物。肿瘤为多房囊性,囊腔较大。
此时最佳诊断为(提示 肿瘤切面呈多房囊性,囊肿与胆管不相通,内壁可见小乳头状突起。镜下:囊壁内衬复层上皮细胞,呈乳头状生长,细胞中度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胞质内可见分泌物,酶消化后PAS染色阳性。肿瘤间质细胞丰富,形同卵巢样间质。)
A:黏液性囊腺瘤 B: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C:浆液性囊腺瘤 D: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E:黏液性囊腺癌
患者女,50岁,因“右侧腹部隐痛,轻度黄疸4个月”来诊。B型超声:肝脏一直径10 cm肿物。肿瘤为多房囊性,囊腔较大。
本肿瘤诊断要点包括
A:肿瘤细胞PAS染色,确定细胞类型 B:肿瘤细胞生长呈乳头状 C:肿瘤细胞有异型性及核分裂象 D:肿瘤间质细胞丰富,呈卵巢间质样 E:肿瘤为多房大囊而非微囊
23岁,急性右下腹痛,阵发性加剧4h,伴恶心,呕吐。1年前查体曾发现右侧卵巢囊实性肿块4cm;G
P
。妇科检查:宫颈I2度糜烂,子宫中位正常大小;子宫右上方囊实性肿块(直径8cm),活动受限,压痛明显;B超提示肿块为囊实性,实性部分内有强回声。临床诊断:右卵巢成熟畸胎瘤蒂扭转。处理:急症剖腹探查
下列处理最为恰当的是
A:探查左侧附件 B:剥除囊实性肿瘤 C:直接钳夹蒂部行右附件切除 D:复位蒂扭转,剥除肿瘤送冷冻病理检查 E:直接钳夹蒂部行右附件切除,送冷冻病理检查
某女性患者,31岁,孕3产0,3次人流史,近1年月经量增多,伴痛经而就诊,月经周期正常,检查:宫体孕60天大,质硬,右附件区触及4cm直径的囊实性包块粘连于子宫后方,双官骶韧带黄豆大小触痛结节。
该患者右附件区囊实性包块,最常考虑为
A: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B:卵巢畸胎瘤 C:卵巢黄体囊肿 D:卵巢巧克力囊肿 E:卵巢冠囊肿
某男性患者,26岁,因“阴囊坠胀感3 d,右侧睾丸肿大1 d”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右侧睾丸肿大,表面光滑,质硬;余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B型超声:睾丸实性占位。初步考虑睾丸恶性肿瘤。
下一步的措施包括( 提示 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睾丸精原细胞瘤,合并胚胎癌成分,侵犯精索。)
A:肿瘤标志物检测 B:胸部X线片 C: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D:腹部和盆腔CT E:颅脑MRI F:骨扫描
某女性患者,15岁。右眼视力减退、头痛3年;头颅CT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周围壁可见粗大颗粒状钙化;MR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囊内T
WI及T
WI均呈高信号,视交叉及垂体受压。
该患者囊内CT呈低密度,MR囊内T
WI及T
WI均呈高信号原因可能为
A:囊内主要含有水 B:囊内含有胆固醇 C:囊内为急性出血 D:肿瘤坏死囊变 E:囊内血流丰富
患者女,21岁,因“腹部不适6个月”来诊。B型超声:腹腔多发性肿瘤。术中发现盆腔、腹膜和卵巢形成多个肿瘤结节,肿瘤灰白色,外表光滑,质地坚实。
病理诊断考虑为(提示 光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如图所示。) 
A:小细胞癌 B: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C: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D:淋巴瘤 E:骨外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