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岁妇女,平时月经规律,停经58日,阴道少量流血10日,偶有阵发性腹痛,妇科检查:宫颈着色,宫体如妊娠4个月大,双附件区均扪及块状物。

双附件区块物应想到的疾病是

A:输卵管结核 B:输卵管积水 C:卵巢黄素化囊肿 D:卵巢囊性畸胎瘤 E:双侧隐睾

女,27岁,因"痛经3年,未避孕未孕2年"就诊。平素月经规律,多次测BBT为双相型。妇科检查:子宫直肠陷凹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区扪及一直径6cm大小囊性包块,张力高,固定,与子宫分界不清,左附件区(-)。B超:子宫未见异常,右附件区见6.7cmx5.4cm大小囊性包块,其内见致密光点。曾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双侧输卵管通畅,盆腔弥散欠佳。血CA68.3U/ml。

腹腔镜探查见子宫骶韧带见多个紫蓝色小点,右卵巢有直径6cm大小囊性包块,壁厚,色白,包块与子宫右侧壁,阔韧带后叶粘连,其内为巧克力样液体,适宜的手术方式为

A:右附件切除术 B:右卵巢切除术 C: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灶电灼术 D: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E:双附件切除术 F:药物保守治疗

患者,27岁,生育史:0-0-0-0,停经2个月,不规则少量阴道流血5天。检查:子宫如妊娠3个月,双侧附件扪及儿头大的囊性肿物。拟诊“葡萄胎”收入院,患者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两侧附件囊性包块应考虑为 ( )

A:妊娠黄体 B:卵巢黄素化囊肿 C:输卵管卵巢囊肿 D:卵巢巧克力囊肿 E:浆膜下子宫肌瘤

病历摘要:某妇女,30岁,会阴侧剪,顺产后第1天,下腹部阵痛。查子宫于脐下一横指,硬,双侧附件压痛(-),子宫无压痛,恶露无臭味。检查提示:体温37.8℃,心率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mmHg,血常规WBC12x10/L,分类60%。

会阴侧切护理,哪些是正确的

A: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B:嘱产妇向伤口患侧卧位 C:每天擦洗会阴3次 D:会阴水肿者,产后立即用频谱仪照会阴 E:会阴伤口红肿感染可提前拆线

二十岁未婚女性,原发性闭经。第二性征乳房发育但乳头小。阴毛和腋毛均缺如。黄体酮注射后无撤药性出血。检查外阴女性,但阴道短浅呈盲端。双侧腹股沟扪及12mmx14mmx12mm大小的实质性质地中等的包块。

双侧腹股沟包块首先要考虑是

A:双侧卵巢 B:双侧肾上腺 C:双侧睾丸 D:双侧淋巴结 E:双侧转移性肿瘤

女,27岁,因"痛经3年,未避孕未孕2年"就诊。平素月经规律,多次测BBT为双相型。妇科检查:子宫直肠陷凹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区扪及一直径6cm大小囊性包块,张力高,固定,与子宫分界不清,左附件区(-)。B超:子宫未见异常,右附件区见6.7cmx5.4cm大小囊性包块,其内见致密光点。曾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双侧输卵管通畅,盆腔弥散欠佳。血CA68.3U/ml。

腹腔镜探查见子宫骶韧带见多个紫蓝色小点,右卵巢有直径6cm大小囊性包块,壁厚,色白,包块与子宫右侧壁,阔韧带后叶粘连,其内为巧克力样液体,适宜的手术方式为

A:右附件切除术 B:右卵巢切除术 C: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灶电灼术 D: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E:双附件切除术 F:药物保守治疗

某女性患者,35岁,有类固醇激素使用史,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1个月余,外院X线及CT检查怀疑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如果核素显像发现:患者双侧股骨头放射性明显减低,股骨颈及髋关节周边放射性分布增高,结合病史,下列诊断中,应首先考虑的是

A:双侧股骨头骨转移瘤 B: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C:双侧股骨头骨髓瘤 D:双侧股骨头骨髓炎 E:双侧股骨头骨折 F:髋关节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