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

最终组织学诊断为(提示 子宫切除手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内膜菲薄,肌层切面见散在灰白细腻小结节,直达浆膜层。镜下见类似刮宫组织的腺样结构不规则穿插于平滑肌组织间,腺样结构清晰,腺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侵犯脉管,穿透浆膜层,宫颈无累及,双附件未见特殊改变。)

A:子宫腺肌病 B:子宫内膜癌累及腺肌病 C: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 D:子宫内膜样癌腺II级 E: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F:属于I型子宫内膜癌 G:属于II型子宫内膜癌 H:转移性癌

 患者女,27岁,发现下腹肿物6个月。术中见子宫肿物7 cmx6 cmx5 cm,易与子宫平滑肌组织剥离,切面暗红,条纹不明显,质稍韧,有橡皮感。光镜形态如图所示。 总题库LOGO

病理诊断为(提示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肌源性标志物梭形细胞(+);CD10小圆细胞(巢)(+)。)

A:子宫平滑肌瘤 B: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伴平滑肌分化 C: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度恶性 D: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混合瘤 E:小细胞恶性肿瘤肌层浸润

 患者女,27岁,发现下腹肿物6个月。术中见子宫肿物7 cmx6 cmx5 cm,易与子宫平滑肌组织剥离,切面暗红,条纹不明显,质稍韧,有橡皮感。光镜形态如图所示。 总题库LOGO

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混合瘤的病理特点为

A:肿瘤中内膜间质和平滑肌成分均达到30%以上 B:肿瘤中的间质成分和平滑肌成分互相形成不规则的交错 C:鉴别肌层浸润要确定取材于肿瘤内部,而不是取自与周围肌层的交界处 D:平滑肌:肌源性标志物阳性,CD10(-);间质:CD10(+),肌源性标志物(-) E:生物学行为有良性,交界性,也有恶性

孕1产0,孕40周头位,临产18小时,宫口开大8cm,2小时无进展,催产素静脉滴注产程仍无进展,基层转诊,初步诊断为"子宫破裂"

为降低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宫缩乏力及产程延长均可选用催产素 B:子宫以往无瘢痕者,一般不会发生子宫破裂 C:对子宫有瘢痕者,可给予阴道试产机会 D:嵌顿性横位不应行内倒转术 E:先兆破裂一经诊断,宫口已开大者应立即行阴道助产

严女士,40岁。近2年来经量增多,无腹痛,妇科普查时发现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拟诊为子宫肌瘤。

较早出现月经不规则的子宫肌瘤是( )。

A:黏膜下肌瘤 B:浆膜下肌瘤 C:肌壁间肌瘤 D:多发性肌瘤 E:阔韧带肌瘤

某妇女,41岁,近2年来月经量增多,无腹痛,妇科普查时发现子宫2个月妊娠大小,不规则。拟诊为子宫肌瘤。

较早出现月经不规则的子宫肌瘤是

A:黏膜下肌瘤 B:浆膜下肌瘤 C:肌壁间肌瘤 D:阔韧带肌瘤 E:多发性肌瘤

病历摘要:某40岁妇女,月经增多及经期延长一年,经体格检查考虑为子宫肌瘤。

关于子宫肌瘤手术指征,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黏膜下肌瘤突出宫颈口者 B:子宫孕3个月大小 C:肌瘤影响生育,病人要求生育 D:症状明显,导致贫血 E:肌瘤小,无症状,年近绝经期

孕1产0,孕40周头位,临产18小时,宫口开大8cm,2小时无进展,催产素静脉滴注产程仍无进展,基层转诊,初步诊断为"子宫破裂"

为降低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宫缩乏力及产程延长均可选用催产素 B:子宫以往无瘢痕者,一般不会发生子宫破裂 C:对子宫有瘢痕者,可给予阴道试产机会 D:嵌顿性横位不应行内倒转术 E:先兆破裂一经诊断,宫口已开大者应立即行阴道助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