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岁。绝经2年,发现白带增多6个月。临床诊断:子宫平滑肌瘤。术中见子宫体下端不规则肿块9 cmx8 cmx5 cm,切面淡黄色,质软,肿块边界尚清晰。
关于子宫性索样肿瘤,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类似卵巢颗粒细胞和支持细胞的肿瘤 B:具有明显性索样分化,没有明显内膜间质细胞背景的肿瘤 C:伴有部分间质细胞肿瘤特点的肿瘤 D:具有卵巢真性性索肿瘤的免疫表型,inhibin(+) E:来源于子宫多潜能间质细胞
患者女,27岁,发现下腹肿物6个月。术中见子宫肿物7 cmx6 cmx5 cm,易与子宫平滑肌组织剥离,切面暗红,条纹不明显,质稍韧,有橡皮感。光镜形态如图所示。 
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混合瘤的病理特点为
A:肿瘤中内膜间质和平滑肌成分均达到30%以上 B:肿瘤中的间质成分和平滑肌成分互相形成不规则的交错 C:鉴别肌层浸润要确定取材于肿瘤内部,而不是取自与周围肌层的交界处 D:平滑肌:肌源性标志物阳性,CD10(-);间质:CD10(+),肌源性标志物(-) E:生物学行为有良性,交界性,也有恶性
缩宫素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机制是()
A: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 B: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缩宫素受体 C:阻断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 D:促进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内流 E:增加子宫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
子宫肿瘤,镜下见形态一致的平滑肌细胞排列成栅状,核分裂少见
A:平滑肌瘤 B:脂肪瘤 C:脂肪肉瘤 D:骨肉瘤 E:平滑肌肉瘤
缩宫素兴奋子宫平滑肌机理是:
A:阻断子宫平滑肌的β受体 B: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 C:激动子宫平滑肌的β受体 D: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缩宫素受体 E:以上都不是
缩宫素兴奋子宫平滑肌机理是:
A:阻断子宫平滑肌的β受体 B: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 C:激动子宫平滑肌的β受体 D: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缩宫素受体 E:以上都不是
缩宫素兴奋子宫平滑肌机理是:
A:阻断子宫平滑肌的β受体 B: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 C:激动子宫平滑肌的β受体 D: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缩宫素受体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