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5岁,因“月经紊乱2个月”来诊。行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颈管分别刮出少量组织,病理形态相似。

关于分段诊断性刮宫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是诊断宫腔疾病的重要方法 B:可同时了解宫颈管病变 C:“宫颈管”诊断性刮宫组织有癌,病理分期可确定为I2期 D:宫颈管诊断性刮宫组织癌侵犯颈管黏膜上皮及间质,病理分期可能为I2期 E:宫腔,颈管刮出组织全是癌,无正常宫颈组织,不能判断病理分期

患者男性,72岁,因颈,右肩臂,手指麻痛2年,加重伴下肢无力3个月,以混合型颈椎病收住院,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相应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明显。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

提示:经一段时间调整,患者血压保持在150/90mmHg左右;心室率控制在90次/分左右;EF值65%;心功能I2级;无咳嗽咳痰现象2周,血气分析基本正常;屏气试验时间30秒;颈部动脉多普勒提示动脉壁硬化改变,但无明显粥样斑块形成;空腹血糖7.84mmol/L(140mg/dl)左右。提问:下列叙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患者综合情况已显著改善,可以接受手术和麻醉 B:手术当日停用降压药和降糖药 C:使用阿曲库铵,瑞芬太尼,异丙酚或七氟醚等,以利患者术后迅速苏醒,尽早复查有无医源性神经损伤 D: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快速诱导,常规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 E:术中尽量减小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如循环稳定,可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F:术中注意手术操作有时可牵拉或压迫气管下段造成气道梗阻,术后拔管时要警惕血肿压迫气管导致气道梗阻

女,30岁,有3次人流史,3个月前人流,此后未转经,并有周期性下腹痛发作。拟诊宫颈管粘连,宫腔粘连。

宫颈管粘连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为

A:探针或宫颈扩张器解除宫颈粘连 B:腹腔镜 C:子宫碘油造影 D:子宫切除 E:剖腹探查

病人,女,38岁。白带增多,淡黄色脓性,并感腰骶部坠痛近个月。妇科检查:阴道通畅,见宫颈中度糜烂,颗粒型。

该病人宫颈中度糜烂,颗粒型指的是( )。

A: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以下,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凹凸不平 B: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凹凸不平 C: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过度增生,间质增生明显,高低不平 D: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糜烂面为单层柱状上皮覆盖,表面平坦 E: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凹凸不平

患者,女性,63岁。孕5产3,主诉阴道掉出肿物3个月,伴小便困难。查体:外阴已产型,子宫萎缩状,宫颈外口见部分子宫脱出至阴道口外,阴道前壁脱垂和轻度阴道后壁膨出。

处理子宫脱垂时,无需考虑的因素是

A:年龄 B:对生育的要求 C:子宫脱垂的程度 D:对手术的耐受性 E:子宫脱垂的病因

王女士,28岁,阴道分泌物增多2个月,性交后出血2次就诊。妇科检查见宫颈重度糜烂乳突型,宫体大小正常,双附件未见异常,宫颈刮片巴氏I2级。

宫颈重度糜烂是指

A: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以下 B: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 C: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1/2 D: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2~2/3 E: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陆女士,35岁,妇科门诊就诊,根据主诉症状和体检,初步印象是"慢性宫颈炎"。

慢性子宫颈炎主要症状和治疗要点的陈述,正确的是

A:治疗前排除宫颈癌 B:病人常主诉外阴瘙痒 C:口服抗生素是常用的给药途径 D:大多数病人感觉下腹疼痛 E:重症者并发尿频尿急

陆女士,35岁,妇科门诊就诊,根据主诉症状和体检,初步印象是"慢性宫颈炎"。

慢性子宫颈炎的病理表现是

A:宫颈工期改变 B:宫颈疤痕 C:宫颈水肿 D:宫颈糜烂 E:宫颈囊腺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