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8岁,因颅内肿瘤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蝶鞍上部,球形,有包膜,直径3cm。

下列关于该肿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 B:实性区为团块及条索状排列的鳞状上皮 C:部分区可见造釉细胞瘤结构 D:相当于WHOI3级 E:肿瘤来源于颅咽管剩件的鳞状上皮

 患者女,56岁,因“右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肿物活动度尚可,腋下触诊及B型超声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无乳腺癌及肿瘤家族史,患者自身无乳腺疾病史。术前肿物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术中前哨淋巴结快速冷冻检查。大体检查:乳腺肿物2.9 cmx1.9 cmx1.5 cm,边界尚清,质硬,切面灰白色。

最不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恶性淋巴瘤 B: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 C:乳头Paget病 D:分泌性癌 E:浸润性小叶癌

 患者女,56岁,因“右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肿物活动度尚可,腋下触诊及B型超声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无乳腺癌及肿瘤家族史,患者自身无乳腺疾病史。术前肿物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术中前哨淋巴结快速冷冻检查。大体检查:乳腺肿物2.9 cmx1.9 cmx1.5 cm,边界尚清,质硬,切面灰白色。

光镜下病理组织学形态如图所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总题库LOGO 总题库LOGO

A: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 B: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C:分泌性癌 D:恶性淋巴瘤 E:黏液癌

 患者女,56岁,因“右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肿物活动度尚可,腋下触诊及B型超声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无乳腺癌及肿瘤家族史,患者自身无乳腺疾病史。术前肿物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术中前哨淋巴结快速冷冻检查。大体检查:乳腺肿物2.9 cmx1.9 cmx1.5 cm,边界尚清,质硬,切面灰白色。

确诊依据除外

A:肿瘤细胞推挤周围乳腺组织形成较清楚的边界 B:肿瘤细胞有异型性,形态不一,缺乏规律性的结构特征 C:肿瘤细胞排列成簇状,小梁状 D:没有坏死 E:见腺管样结构

某女性患者,42岁,停经33天,急性右下腹疼痛1天,阵发性加剧6小时,伴恶心呕吐。妇科检查:宫颈轻举痛,宫体正常大小,子宫右侧可触及一6cm×8cm×4cm大肿块,压痛明显。

如行剖腹探查术,以下处理中哪项是不恰当的

A:清洁阴道行子宫切除术前的准备 B:如有腹水应抽腹水离心找癌细胞 C:术中先将扭转的卵巢肿瘤蒂部复位后再切除 D:应探查对侧卵巢 E:怀疑恶变者应送冷冻切片做病理检查

某男性患者,66岁,原因不明腹痛,不向肩背部放射,体检发现中上腹直径4cm肿瘤,TBil15mmol/L,CA19-980U/L。平扫CT发现胰头局部低密度肿块,胰管扩张最宽处为5mm,胰管内钙化;增强CT中肿瘤中央部位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周围胰腺组织,初步考虑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

EUS引导下抽吸肿瘤囊液,囊液CEA水平高于110μg/L。治疗应选择

A:观察3个月,复查 B:观察半年,复查 C:胰头肿物剜除术 D: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切缘送冷冻病理检查 E:胰体、尾切除

女性,50岁,因右侧卵巢肿瘤10cm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肿瘤完整,行右附件切除后送快速病理检查报告为"交界性乳头状囊腺瘤"。手术方式为()

A:肿瘤切除术+大网膜活检 B:患侧附件切除术+盆壁层腹膜活检 C:子宫+患侧附件切除术 D: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E:患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剖视

50岁,女,因右侧卵巢肿瘤10cm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肿瘤完整,行右附件切除后送快速病理检查报告为"交界性乳头状囊腺瘤"。手术方式为()

A:肿瘤切除术十大网膜活检 B:患侧附件切除术十盆壁层腹膜活检 C:子宫十患侧附件切除术 D:子宫十双附件切除术 E:患侧附件切除十对侧卵巢剖视

50岁,女,因右侧卵巢肿瘤10cm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肿瘤完整,行右附件切除后送快速病理检查报告为"交界性乳头状囊腺瘤"。手术方式为()

A:肿瘤切除术+大网膜活检 B:患侧附件切除术+盆壁层腹膜活检 C:子宫+患侧附件切除术 D: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E:患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剖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