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53岁。呕血,便血6小时,量约2000ml。肝炎后肝硬化病史10年。查体:P130次/分,BP85/50mmHg。巩膜轻度黄染,腹平软,脾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阳性。考虑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立即给予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处理。
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应注意的事项是
A:应用前检查三腔双囊管是否漏气 B:每12小时将气囊排空10~20分钟 C:气囊排空后,观察12~24小时,如不出血,可考虑拔除 D: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防止三腔双囊管脱出,导致窒息 E:以上都是
患者男,57岁。大便性状改变伴便血,进行性消瘦1年余。查体:胸膝位直肠,肛门指检,距离肛缘4cm扪及占据肠壁一周的包块,质硬,中央凹陷,边缘隆起,尚有一定活动度。终止检查指套带有血迹。
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半年前于当地医院就诊,曾按"痔疮"处理,病情时好时坏。此类直肠癌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未行肠镜检查 B:未准确叙述病史 C:未做直肠指检 D:未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 E:未行内镜检查
某男性患者,58岁,大便性状改变伴便血,进行性消瘦1年余。查体:胸膝位直肠、肛门指检,距离肛缘4cm扪及占据肠壁一周的包块,质硬,中央凹陷,边缘隆起,尚有一定活动度。终止检查指套带有血迹。
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半年前于当地医院就诊,曾按"痔疮"处理,病情时好时坏。此类直肠癌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未行肠镜检查 B:未准确叙述病史 C:未做直肠指检 D:未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 E:未行内镜检查
某男性患者,58岁,大便性状改变伴便血,进行性消瘦1年余。查体:胸膝位直肠、肛门指检,距离肛缘4cm扪及占据肠壁一周的包块,质硬,中央凹陷,边缘隆起,尚有一定活动度。终止检查指套带有血迹。
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半年前于当地医院就诊,曾按"痔疮"处理,病情时好时坏。此类直肠癌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未行肠镜检查 B:未准确叙述病史 C:未做直肠指检 D:未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 E:未行内镜检查
某男性患者,58岁,大便性状改变伴便血,进行性消瘦1年余。查体:胸膝位直肠、肛门指检,距离肛缘4cm扪及占据肠壁一周的包块,质硬,中央凹陷,边缘隆起,尚有一定活动度。终止检查指套带有血迹。
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半年前于当地医院就诊,曾按"痔疮"处理,病情时好时坏。此类直肠癌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未行肠镜检查 B:未准确叙述病史 C:未做直肠指检 D:未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 E:未行内镜检查
便血时,作直肠指诊的目的是( )
A:有否肛裂 B:有否直肠脱垂 C:诊断有否内外痔 D:排除肿瘤 E:肛门直肠部有否炎症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