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5岁。车祸致肝损伤,入院时体温37.8℃,P124次/分,R32次/分,血压80/55mmHg,立即进行抢救,升压补液,血压未见好转,血压降至55/40mmHg,皮肤上出现血点,遵嘱护士再次进行核血,发现血液不易抽出。
该患者处于DIC继发性纤溶期,处理不正确的是
A:给予肝素 B: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C:输血 D:补充凝血因子 E:血小板
某女性患者,33岁,因停经34周入院。B超显示死胎。3小时前患者突然出现神智差,四肢厥冷,皮肤大片紫癜。查体:脉搏127次/分,血压85/45mmHg,全身皮肤散在淤瘢.瘀点。心率127次/分,率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杂音。双肺听诊未见异常。
关于DIC继发纤溶与原发性纤溶以下哪些正确
A:出血时间:DIC延长,原发性纤溶正常 B:血小板计数:DIC减少,原发性纤溶正常 C:3P乙醇凝胶试验:DIC阳性,原发性纤溶阴性 D:血浆AT-Ⅲ浓度:DIC降低,原发性纤溶不降低 E:临床表现可以一样 F:血小板第4因子(PF4):DIC ↓;原发性纤溶↑
DIC患者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A:凝血酶时间延长 B:3P试验阴性 C:优球蛋白时间延长 D:血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下降 E:血小板数量增加
DIC继发性纤溶期( )
A: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 B:3P试验阳性 C: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 D:FDP含量减少 E:凝血时间缩短
DIC继发性纤溶期的治疗原则( )
A:应用抗纤溶药物 B:应用肝素+输血+抗纤溶药物 C:应用肝素等抗凝药物 D:应用肝素+凝血因子 E:输血
DIC患者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A:凝血酶时间延长 B:3P试验阴性 C:优球蛋白时间延长 D:血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下降 E:血小板数量增加
DIC患者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A:凝血酶时间延长 B:3P试验阴性 C:优球蛋白时间延长 D:血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下降 E:血小板数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