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男性,62岁,主因刺激性咳嗽,血痰伴四肢关节疼痛一月入院。胸片示右肺门阴影增大,纵隔增宽,右上肺不张。

进一步检查未见远处转移,准备手术治疗,标准术式为:

A:右全肺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B:右上肺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C:右上肺楔形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D:右上肺切除术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某女性患者,41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患者应该作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理由有

A:多数患者的病理表现是多发性病灶 B:肿瘤直径>1cm的患者,对侧有肿瘤的可能性为40% C:切除了甲状腺组织,有利于肿瘤组织摄取I,从而有利于肿瘤组织转移灶的核素显像 D:去除了剩余组织分泌Tg的可能性,测定Tg可帮助发现肿瘤的转移 E:以上都对

某女性患者,41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该患者在转移灶治疗后,应重复治疗的指征

A:I显像发现转移灶摄I降低或消失,数目减少 B:I显像发现有异常浓聚灶 C:Tg或TGAb水平降低或消失 D:I显像阴性,血清Tg≥10μg/L E:肺出现纤维化

某女性患者,43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患者应该作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理由有

A:多数患者的病理表现是多发性病灶 B:肿瘤直径>1cm的患者,对侧有肿瘤的可能性为40% C:切除了甲状腺组织,有利于肿瘤组织摄取I,从而有利于肿瘤组织转移灶的核素显像 D:去除了剩余组织分泌Tg的可能性,测定Tg可帮助发现肿瘤的转移 E:以上都对

某女性患者,43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该患者在转移灶治疗后,应重复治疗的指征

A:I显像发现转移灶摄I降低或消失,数目减少 B:I显像发现有异常浓聚灶 C:Tg或TGAb水平降低或消失 D:I显像阴性,血清Tg≥10μg/1 E:肺出现纤维化

某女性患者,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如烟。如烟后胸CT示: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

患者放疗治疗的靶区包括

A:右支气管残端 B:右肺门 C:纵膈 D:右肺门+纵膈 E:右支气管残端+纵膈 F:右支气管残端+右肺门+纵膈

某男,51岁。咳嗽、咳白色泡沫痰5个月,胸痛半个月。X线胸片检查:右肺下叶内带近肺门处有一直径3cm分叶状阴影,密度不均匀,周围呈片状阴影。

患者住院期间主诉头痛。头颅CT检查发现脑内有一1.2cm孤立性转移病灶。目前,对患者的治疗宜采取

A:先切除肺部病灶再切除脑转移灶 B:先切除脑转移灶再切除肺部病灶 C:同时切除肺部病灶和脑转移灶 D:只切除肺部病灶,脑转移灶放疗 E:只切除脑转移灶,肺部病灶化疗

某女性患者,42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患者应该作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理由有

A:多数患者的病理表现是多发性病灶 B:肿瘤直径>1cm的患者,对侧有肿瘤的可能性为40% C:切除了甲状腺组织,有利于肿瘤组织摄取I,从而有利于肿瘤组织转移灶的核素显像 D:去除了剩余组织分泌Tg的可能性,测定Tg可帮助发现肿瘤的转移 E:以上都对

某女性患者,42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该患者在转移灶治疗后,应重复治疗的指征

A:I显像发现转移灶摄I降低或消失,数目减少 B:I显像发现有异常浓聚灶 C:Tg或TGAb水平降低或消失 D:I显像阴性,血清Tg≥10μg/L E:肺出现纤维化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