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7岁。患糖尿病10年,高热1周前来就诊。实验室检查:Hb 106 g/L,PLT 412x10
/L,WBC 38x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0.10,中性晚幼粒细胞0.1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34,嗜酸粒细胞0.01,嗜碱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4,成熟中性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和空泡。
该患者若是类白血病反应,其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
A:有原发疾病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 C: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D:无Auer小体 E:无Ph染色体 F:骨髓铁染色正常 G:硝基四氮唑蓝试验呈阳性反应 H:维生素B12水平常升高
一男性患者,主述咽部疼痛,吞咽困难,体温39℃。检查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大,压痛。血象检查:白细胞28x10
/L,中性粒细胞0.86(杆状核细胞为0.08),伴有中毒颗粒,空泡。
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比例为
A:0.1~0.3 B:0.2~0.3 C:0.3~0.4 D:0.5~0.7 E:0.7~0.8
男,60岁,2个月来干咳,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体检:杵状指,肺底部Velcro啰音。胸片示双肺弥漫分布的网结状阴影,HRCT示双下肺沿胸膜分布的蜂窝状阴影。BALF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提示:此病考虑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提问:对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有血沉增快 B:激素治疗效果好 C: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 D:肺功能示弥散功能降低 E:类风湿因子滴度可增高 F:抗核抗体可出现阳性 G:丙种球蛋白可减低
关于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性增多的粒细胞以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B:某些感染如伤寒等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C:严重组织损伤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E: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及炎症
一男性患者,主诉咽部疼痛、吞咽困难,体温39℃。检查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大、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8×10
/L,中性粒细胞0.86(杆状核细胞为0.08),伴有中毒颗粒、空泡。
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比例为
A:0.1~0.3 B:0.2~0.3 C:0.3~0.4 D:0.5~0.7 E:0.7~0.8
某男性患者,61岁,2个月来干咳,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体检:杵状指,肺底部Velcro啰音。胸片示双肺弥漫分布的网结状阴影,HRCT示双下肺沿胸膜分布的蜂窝状阴影。BALF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提示:此病考虑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提问:对于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可有血沉增快 B:激素治疗效果好 C: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 D:肺功能示弥散功能降低 E:类风湿因子滴度可增高 F:抗核抗体可出现阳性 G:丙种球蛋白可减低
某男性患者,主诉咽部疼痛、吞咽困难,体温39℃。检查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大、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8×10
/L,中性粒细胞0.86(杆状核细胞为0.08),伴有中毒颗粒、空泡。
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比例为
A:0.1~0.3 B:0.2~0.3 C:0.3~0.4 D:0.5~0.7 E:0.7~0.8
某男性患者,62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肝脏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象检查:Hb96g/L,WBC66.5×10
/L,PLT320×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8%。
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类白血病反应
A:有原发疾病 B: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明显 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00×10
/L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 E:骨髓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F:无Ph染色体 G: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关于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严重组织损伤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B:反应性增多的粒细胞以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C: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及炎症 D:某些感染如患伤寒病等时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E: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中性粒细胞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