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儿,7岁,出生后即发现右侧外耳畸形,无外耳道。为求改善外观,要求手术治疗重建外耳。查体:右侧耳部组织明显小于左侧,仅存部分耳垂及耳轮,可扪及残留软骨,无耳廓,外耳道闭锁,未见外耳道口;听力较左耳明显减弱。右侧耳后区皮肤未见异常,双侧乳突区无明显压痛。
术后第5周,发现再造耳廓上方部分耳廓皮肤发黑坏死,软骨外露范围1.6cm×3.0cm。此时,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取出耳软骨支架 B:颞浅血管蒂筋膜瓣包裹外露软骨加游离植皮 C:直接拉拢缝合 D:改用Medpor支架 E:前臂皮瓣游离移植覆盖创面 F:清创换药待创面自然愈合
某男,7岁,出生后即发现右侧外耳畸形,无外耳道。为求改善外观,要求手术治疗重建外耳。查体:右侧耳部组织明显小于左侧,仅存部分耳垂及耳轮,可扪及残留软骨,无耳廓,外耳道闭锁,未见外耳道口;听力较左耳明显减弱。右侧耳后区皮肤未见异常,双侧乳突区无明显压痛。
术后第5周,发现再造耳廓上方部分耳廓皮肤发黑坏死,软骨外露范围1.6cm×3.0cm。此时,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取出耳软骨支架 B:颞浅血管蒂筋膜瓣包裹外露软骨加游离植皮 C:直接拉拢缝合 D:改用Medpor支架 E:前臂皮瓣游离移植覆盖创面 F:清创换药待创面自然愈合
男性,7岁。先天性右侧杯状耳畸形,表现为耳廓上部耳轮和耳舟向前下卷曲,呈帘幕状垂落,对耳轮及对耳轮脚较平。手术矫正后3个月形状又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
A:血肿机化致耳廓变形 B:睡眠时压迫耳廓 C:重新塑形的软骨未能可靠地固定在修复后的位置上 D:耳软骨液化 E:慢性感染
患者,男,32岁。右耳廓舟状窝中段局限性肿起,无痛感,按之软,肿处皮色不变,可抽出淡黄色液体。临床应诊断为()
A:耳廓血肿 B:耳廓痰包 C:断耳疮 D:耳瘘 E:耳疖
男性,7岁。先天性右侧杯状耳畸形,表现为耳廓上部耳轮和耳舟向前下卷曲,呈帘幕状垂落,对耳轮及对耳轮脚较平。手术矫正后3个月形状复原。其可能的原因是()
A:血肿机化致耳廓变形 B:患者睡眠时压迫耳廓 C:重新塑形的软骨未能可靠地固定在修复后的位置上 D:耳软骨液化 E:慢性感染
耳廓假性囊肿()。
A:多发于耳甲腔,耳后沟及耳道 B:多发于一侧耳廓 C:只生于外耳道软骨部 D:以外耳道内1/3为重 E:为弥漫性外耳道病变
男性,7岁。先天性右侧杯状耳畸形,表现为耳廓上部耳轮和耳舟向前下卷曲,呈帘幕状垂落,对耳轮及对耳轮脚较平。手术矫正后3个月形状复原。其可能的原因是()
A:血肿机化致耳廓变形 B:患者睡眠时压迫耳廓 C:重新塑形的软骨未能可靠地固定在修复后的位置上 D:耳软骨液化 E:慢性感染
患者,男,32岁。右耳廓舟状窝中段局限性肿起,无痛感,按之软,肿处皮色不变,可抽出淡黄色液体。临床应诊断为()
A:耳廓血肿 B:耳廓痰包 C:断耳疮 D:耳瘘 E:耳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