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全胃切除术后第7天,左上腹疼痛,大量肠液自腹腔引流管流出。拟给予较长期的胃肠外营养支持。
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是(提示患者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期间,营养液滴注后2h出现口渴,头痛,尿多。)
A:低血糖 B: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氨基酸水平异常 E:低磷血症 F:肝衰竭
患者男,43岁,因胃溃疡穿孔,在全身麻醉下行毕I2式胃大部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返回病室,生命体征稳定,切口敷料干燥。胃肠减压吸出暗红色液体50ml。
胃肠减压的目的不包括
A: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 B:促进胃肠吻合口愈合 C:维持正常体液平衡 D: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E:减轻胃肠道内压力
邵女士,行子宫切除术后安返病房。并置腹腔引流管1根。
下面引流管的护理中哪一项不正确
A:保持引流管通畅 B: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 C:嘱病人尽量朝不置引流管侧卧位 D:记录引流液量 E:每天更换引流袋
女,46岁。因外伤导致张力性气胸,留置胸腔闭式引流。
判断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最简便方法是
A:听诊伤侧呼吸音是否良好 B:判断引流管是否过长 C:观察引流管内有无液体排出 D:观察引流管是否脱出 E: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中水柱波动情况
女,46岁。因外伤导致张力性气胸,留置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期间要搬运此病人,正确的做法是
A:一人专门搬运引流瓶 B:用一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 C:水封瓶不能倾斜 D:嘱病人深呼吸 E:双钳夹闭引流管,将瓶放置于病人两腿之间
患者女性,57岁。阵发性右上腹绞痛伴高热,体温38.5℃,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术后T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护理措施不同的是
A:保持引流管通畅 B: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C:拔管前需试行闭管1~2天 D:固定好引流管,引流管应低于引流口 E: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患者男性,62岁。高血压史20年,情绪激动后突发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继而出现意识障碍,立即送医院行立即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置入脑室外引流管一根。
脑室外引流的护理不妥的是
A:妥善固定引流管,使其维持正常颅内压 B:保持引流通畅,管内液面可随患者呼吸,脉搏上下波动 C:若引流出大量血性脑脊液提示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混浊提示有感染 D:每天更换引流袋时开放引流管,注意无菌 E:拔管前应行头颅CT检查,并夹住引流管1~2天
某男性患者,43岁,因胃溃疡穿孔,在全身麻醉下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返回病室,生命体征稳定,切口敷料干燥。胃肠减压吸出暗红色液体50 ml。
胃肠减压的目的不包括
A: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 B:促进胃肠吻合口愈合 C:维持正常体液平衡 D: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E:减轻胃肠道内压力
某男性患者,31岁。因空腹和夜间常有上腹疼痛,烧灼感伴反酸嗳气反复发作5年。近二日腹痛加重伴呕吐二次而入院。体检:体温:37.2℃,脉搏:9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0mmHg(14.7/9.3kPa)。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上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活跃,腹肌稍紧张,腹水征阴性。
提示:持续胃肠减压4小时,引流管不畅,引流物量少。引流管不畅的原因是
A:胃内容物过少 B:引流瓶放置高于床平面 C:胃管插入是否过深或过浅 D:胃管堵塞 E:病人体位不当 F:引流物负压装置与胃管接合不严 G:胃管过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