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岁,因“恶性淋巴瘤”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6d后出现发热,腹痛3d,少尿1d。查体:T39.5℃,P160次/min,R30次/min,BP80/40mmHg;体重20kg;意识清楚,嗜睡,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减低;四肢暖,足背动脉搏动可及,四肢肌张力正常,CRT5s。SaO
95%。
进一步处理为(提示经上述治疗和处理1h后,查体:T38.1℃,P140次/min,R30次/min,BP85/40mmHg;双肺呼吸音对称;心音有力,律齐;足背动脉搏动可及,CRT4s。)
A:气管内插管 B:肾替代治疗 C:静脉滴注25%葡萄糖溶液80ml D:多巴胺5.0μg·kg-1·min-1 E: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F:皮下注射胰岛素10U G:血交叉配型,输注红细胞悬液
患者女性,46岁。创伤致脾破裂,血压80/40mmHg,脉率130次/分,尿量少于30ml/h。
估计其失血量达 ( )
A:小于15% B:15~30% C:30~40% D:40~50% E:大于50%
患者,女,23岁。气急,咳嗽,发绀,RR30次/分,BP100/60mmHg,动脉血气pH 7.35,PaCO
40mmHg,PaO
45mmHg,拟“ARDS”。
对该患者采用PSV通气模式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Fi0
)为80%,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20次/分,30min后,复查动脉血气:pH 7.36,PaCO
50mmHg,PaO
49mmHg,最合理的调整方案是 ( )
A:加用PEEP B:增大FiO
至100% C:增大潮气量至14ml/kg D:增加呼吸频率至30次/分 E:减少潮气量至5ml/kg
患者女,63岁,因“气促,咳嗽,发绀3h”来诊。查体:R30次/min,BPl00/60mmHg。动脉血气分析:pH7.35,PaCO
40mmHg,PaO
45mmHg。拟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对该患者采用PSV通气模式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FiO
)为80%,潮气量10ml/kg,R20次/min。30min后,复查动脉血气:pH7.36,PaCO
50mmHg,PaO
49mmHg,最合理的调整方案是
A:加用PEEP B:FiO
增至100% C:潮气量增至14ml/kg D:呼吸频率增至30次/min E:潮气量减小至5ml/kg
患者男,30岁,多发伤,B型超声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临床采取措施预防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发生,以下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A: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并严格控制用量 B:局部麻醉药中加用肾上腺素 C:注射前常规回抽,以防局部麻醉药直接注入血管 D:快速推注药物 E:注药前应用非抑制量的巴比妥类药物
某患者,40岁,因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而入院,体检:昏迷,瞳孔大小不等,BP60/40mmHg,P130次/分,R30次/分,且费力、不规则,需作进一步诊断
病人24h液体维持,若下午3时换上500ml药液,每分钟滴速50滴,预见何时完成
A:下午4时 B:下午4时30分 C:下午5时 D:下午5时30分 E:下午6时
某女,24岁,气急、咳嗽、发绀,RR30次/分,BP100/60mmHg,动脉血气pH 7.35,PaCO
40mmHg,PaO
45mmHg,拟“ARDS”。
对该患者采用PSV通气模式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Fi0)为80%,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20次/分,30min后,复查动脉血气:pH 7.36,PaCO50mmHg,PaO49mmHg,最合理的调整方案是
A:加用PEEP B:增大FiO
至100% C:增大潮气量至14ml/kg D:增加呼吸频率至30次/分 E:减少潮气量至5ml/kg
某女,59岁,被汽车碾压骨盆后3小时而送至医院。查体:病人谵妄,皮肤发紫,四肢厥冷,血压60/40mmHg,脉搏细速。
经保守治疗,病人中心静脉压1.96kPa(20cmH20),血压60/40mmHg,尿量30ml/h,考虑原因为
A:心力衰竭 B:肾衰竭 C:补充晶体液不足 D:补充胶体液不足 E:止血效果不好
女性,59岁,被汽车碾压骨盆后3小时而送至医院。查体:病人谵妄,皮肤发紫,四肢厥冷,血压60/40mmHg,脉搏细速。
经保守治疗,病人中心静脉压1.96kPa(20cmH20),血压60/40mmHg,尿量30ml/h,考虑原因为( )
A:心力衰竭 B:肾衰竭 C:补充晶体液不足 D:补充胶体液不足 E:止血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