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因其解剖和生理特点,对麻醉药物的药效和代谢反应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一般而言,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用药量相对成人较大 B:低于2岁者药物半衰期较长 C:血-脑脊液屏障发育较差,脑内药量易较多 D:10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 E:2~10岁半衰期明显缩短 F:3~8岁半衰期明显缩短 G:肾小球滤过率较高,药物排泄较快
小儿因其解剖和生理特点,对麻醉药物的药效和代谢反应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关于小儿使用氟化类吸入麻醉药,叙述正确的有
A:年龄越小越不敏感 B:年龄越小越敏感 C:与成人反应相似 D:不会发生恶性高热 E:会发生恶性高热 F:七氟烷更适于吸入诱导
小儿因其解剖和生理特点,对麻醉药物的药效和代谢反应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须注意的是
A:禁忌阿片类药物 B:对年龄越小的患者越易抑制呼吸 C:哌替啶对小儿呼吸的抑制较吗啡弱 D:哌替啶可以反复,长期使用 E:哌替啶禁用 F:阿片类药物过量时可用纳洛酮拮抗 G:对瑞芬太尼的代谢差 H:芬太尼使心率减慢 I:芬太尼使心率加快
维持麻醉期间,经常采用氧化亚氮(N
O)和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复合吸入,可根据不同要求调整相应药物的吸入浓度。
一种挥发性麻醉药与N2O复合吸入时,常使用该挥发性麻醉药的亚MAC剂量(sub MAC),这一剂量大约为
A:0.4 MAC B:0.65 MAC C:0.8 MAC D:1.1 MAC E:1.3 MAC
维持麻醉期间,经常采用氧化亚氮(N
O)和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复合吸入,可根据不同要求调整相应药物的吸入浓度。
以异氟烷为例,当吸入60%N
O时,要达到AD95的麻醉深度,异氟烷的吸入浓度应达到
A:0.65% B:0.75% C:0.85% D:1.1% E:1.3%
(药物信息服务的工作内容)
开展药物使用评价,药物利用评价
A:负责质量控制工作 B:解答用药问询并进行文献检索 C:撰写科技论文和开展药学研究 D:参与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的活动 E:建立药物信息室(中心),管理药物信息资料
某女性患者,38岁,因反复发热伴呕吐、腹胀,发现血压升高2年余,血肌酐升高1年余,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毒症。1年前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肌酐最高800μmol/L,控制于300~400μmol/L。入院查:血压170/100mmHg,尿素氮13.1mmol/L,肌酐441.6μmol/L,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177×10^9/L,凝血酶原时间13.2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0.2s。全身麻醉,咪达__、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间断给予芬太尼、维库溴铵,异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入室后血压180/105mmHg,诱导后术中血压维持于130~160/80~100mmHg。共输红细胞悬液800ml,平衡液1500ml,胶体液500ml。
不宜选择的麻醉药物有哪项
A:麻醉前用药:吗啡、哌替啶 B: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丁哌卡因、罗哌卡因 C:静脉麻醉药物:咪达__、丙泊酚、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 D:肌松药: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罗库溴铵 E:肌松药:琥珀酰胆碱
某男性患者,34岁,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拟全身麻醉下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麻醉前药物慎用
A:心得安 B:咪达__ C:阿托品 D:东莨菪碱 E:吗啡
常用的麻醉药物是
A:隆朋 B:静松灵 C:噻胺酮 D:氯丙嗪 E:846合剂
手术后能解除麻醉的药物
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地塞米松 D:苏醒灵 E:樟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