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2岁,牙龈及腭部溃烂2月余,检查:右唇侧牙龈有一直径约0.5cm的水疱,透明,右侧软腭有1.5cm~1.0cm糜烂面,探针可伸入糜烂面周围的粘膜下方。
探针可探入糜烂面周围的粘膜下方,称作 ( )
A:探诊试验 B:棘层松解现象 C:刺激试验 D:针刺反应 E:雷诺现象
某男性患者,53岁,牙龈及腭部溃烂2月余、检查:右唇侧牙龈有一直径约0.5cm的水疱,透明、右侧软腭有1.5cm~1.0cm糜烂面,探针可伸入糜烂面周围的粘膜下方。
探针可探入糜烂面周围的粘膜下方,称作
A:探诊试验 B:棘层松解现象 C:刺激试验 D:针刺反应 E:雷诺现象
某男性患者,53岁,牙龈及腭部溃烂2月余、检查:右唇侧牙龈有一直径约0.5cm的水疱,透明、右侧软腭有1.5cm~1.0cm糜烂面,探针可伸入糜烂面周围的粘膜下方。
探针可探人糜烂面周围的粘膜下方,称作
A:探诊试验 B:棘层松解现象 C:刺激试验 D:针刺反应 E:雷诺现象
食管癌粘膜皱襞的改变为()。
A:粘膜皱襞纠集 B:粘膜皱襞破坏 C:粘膜皱襞迂曲 D:粘膜皱襞推移 E:粘膜皱襞增粗
关于“正常胃粘膜皱襞”,错误的描述是哪项( )
A:胃大弯粘膜皱襞比小弯侧粗 B:胃底粘膜皱襞走向不规则 C:胃体粘膜皱襞呈纵行走向 D:胃粘膜皱襞有纵、横两种 E:胃窦部胃小区显示率最高
喉腔中部侧壁,可见两对粘膜皱襞,上方一对为(),下方一对为声襞,上一对间的间隙称为前庭裂,下一对间的间隙称为()。
喉腔的外侧壁上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上方的一对称();下方的一对称()。
消化管管壁上由粘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向肠腔内突起形成的结构是()。
A:皱襞 B:绒毛 C:微绒毛 D:纹状缘
喉腔中部侧壁,可见两对粘膜皱襞,上方一对为(),下方一对为声襞,上一对间的间隙称为前庭裂,下一对间的间隙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