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耐量试验常用于DM的诊断。
关于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错误的是
A:是为观察机体对葡萄糖负荷的反应 B:健康者给予葡萄糖后出现胰岛素分泌增加 C:增加的胰岛素能调节体内葡萄糖代谢使血浆葡萄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D:该试验能反映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故称葡萄糖耐量试验 E:IGTT比OGTT更好
葡萄球菌属因携带mecA基因,产青霉素酶等机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关于葡萄球菌属β-内酰胺酶试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MIC≤0.12 μg/ml 或抑菌环直径≥29 mm时需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B:刮取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周围抑菌环边缘的生长物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C:β-内酰胺酶阳性葡萄球菌只对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D:质控菌株为ATCC29213和ATCC25923 E:菌落在M-H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培养18~20 h
属于低聚糖的是
A:蔗糖 B:果糖 C:糖淀粉 D:洋地黄毒糖 E:葡萄糖
李某主诉多吃、多喝、多尿、体重减轻,医生怀疑是糖尿病,拟测定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试验。
营养师给王某葡萄糖耐量试验膳食,其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清晨测定空腹血糖 B:清晨测定尿糖 C:以葡萄糖75g溶于300ml水中顿服 D:馒头负荷实验者吃含葡萄糖75g的馒头(面粉100g)一个 E:糖餐后1、2、3、4小时采血测定血糖
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缺少的成分是()
A:聚糖骨架 B:β-1,4糖苷键 C:四肽侧链 D:五肽交联桥 E: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
青霉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合成的()。
A:细胞膜外的转糖基酶 B:细胞膜外的转肽酶 C:细胞质中的“Park”核苷酸合成 D:细胞膜中肽聚糖单体分子的合成
多糖和低聚糖
A:离子交换色谱 B:聚酰胺色谱 C:葡聚糖凝胶G D:大孔吸附树脂 E:硅胶或氧化铝吸附色谱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
多糖和低聚糖
A:离子交换色谱 B:聚酰胺色谱 C:葡聚糖凝胶G D:大孔吸附树脂 E:硅胶或氧化铝吸附色谱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