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5岁。腰痛多年,时轻时重,伴双下肢后外侧痛。10天前搬重物后疼痛加重,并出现麻木与排尿困难。检查:腰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与加强试验阳性,鞍区痛觉减退。
出现排尿困难,鞍区麻木的原因是
A:腰4神经根受压 B:腰5神经根受压 C:马尾神经受压 D:疼痛较重,反射性抑制排尿
鞍区肿瘤不包括
A:第三脑室周围肿瘤 B:鞍内肿瘤 C:鞍旁肿瘤 D:松果体肿瘤 E:鞍上肿瘤
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颅底、内听道病变;颅脑外伤;颅骨病变,或颅内病变侵犯颅骨,必须加摄骨窗。骨窗的窗宽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鸣及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应利用调节窗口技术,以观察内听道有无扩大,并根据需要对局部进行放大。头皮下软组织病变,用软组织窗摄影:窗宽300~400HU,窗位35~45HU。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软组织窗窗宽350~400HU,窗位35~40HU。
鞍区CT扫描后处理技术不包括
A: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 B: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 C: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 D: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高窗位,并适当缩小窗宽 E: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
鞍区CT扫描技术不包括
A:横断位扫描鞍区CT检查一般需作增强扫描 B:扫描基线可用听眶线 C:扫描层厚与层间距可用3~5mm D:扫描范围从听眦线至鞍区上缘 E:疑颅内肿瘤侵入鞍区时,须加作常规头部扫描
鞍区肿瘤不包括()
A:第三脑室周围肿瘤 B:鞍内肿瘤 C:鞍旁肿瘤 D:松果体肿瘤 E:鞍上肿瘤
鞍区肿瘤不包括( )
A:第三脑室周围肿瘤 B:鞍内肿瘤 C:鞍旁肿瘤 D:松果体肿瘤 E:鞍上肿瘤
关于鞍区,叙述正确的是()。
A:包括蝶鞍、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上血管和下丘脑 B:包括蝶鞍、鞍膈、海绵窦、鞍上池、鞍上血管和下丘脑 C:包括蝶鞍、鞍膈、垂体、鞍上池、鞍上血管和下丘脑 D:包括蝶鞍、鞍膈、垂体、海绵窦、鞍上血管和下丘脑 E:包括蝶鞍、鞍膈、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上血管和下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