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0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黏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窜动。查体: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x6cm肿块,质韧,轻压痛,土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在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A:肠道肿块留待以后再次手术处理,放置腹腔引流物 B:按肿瘤原则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 C:行局部肠段切除后,将远近肠管双管造口 D:切开肠管后切除肠管内肿块 E:行右半结肠切除后,远近肠管分别造口
患者男,40岁,持续性脐周痛,阵发加剧,停止排便和排气2d,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2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体查:一般状态良,生命体征平稳,腹稍膨隆,未见肠型。麦氏点切口瘢痕愈合良好,腹部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未及腹外疝,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偶闻及气过水声,腹部X线平片示结肠内气体存在,小肠部分肠袢充气扩张,但不明显。
最可能是的情况是(提示经治疗后,病情缓解,排便1次,排气多次,2d后,患者进食后突感腹痛加剧,阵发绞痛,呕吐剧烈,呕吐物为咖啡色物。查体:腹不胀,右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压痛肠袢,腹腔穿刺抽出少许血性液体,复查X线:空,回肠换位。)
A:出现动力性肠梗阻表现 B:可能有脏器破裂出血 C:可能有绞窄性肠梗阻发生 D:可能有DIC发生 E:可能有坏死性胰腺炎发生 F:可能发生肠穿孔
患者女性,40岁,因突起中腹部疼痛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勃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查体: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x6cm肿块,质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提示:入院后诊断为肠套叠,病人腹痛逐渐加重。下列哪些处理较为妥当
A:给予空气灌肠 B:给予山莨菪碱止痛 C:按急诊做术前准备 D:禁食,胃肠减压,输液 E:胃肠减压同时氧气驱虫
患者女性,40岁,因突起中腹部疼痛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勃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查体: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x6cm肿块,质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提示:急诊手术,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A:切开肠管后切除肠管内肿块 B:行右半结肠切除后,远近肠管分别造口 C:按肿瘤原则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 D:行局部肠段切除后,将远近肠管双管造口 E:肠道肿块留待以后再谈手术处理,放置腹腔引流物
患者女性,40岁,因突起中腹部疼痛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勃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查体: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x6cm肿块,质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提示: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管引流肠液样液体,约50ml,病人体温37.50℃。腹肌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弱。血WBC11.2x10
/L。正确的处理是
A:经引流管造影 B:进食流质饮食 C:保持引流管通畅 D:剖腹探查,行漏口修补 E:继续禁食,胃肠减压,输液 F:经引流管注入粘合剂堵漏后拔除引流管
患者,男性,38岁,慢性细菌性痢疾。拟给予药物灌肠治疗。
给予该患者最好的灌肠方法是
A: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B: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C:清洁灌肠法 D:保留灌肠法 E:大量保留灌肠法
某女,41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和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粘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粘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体查: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6cm肿块,坚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在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A:肠道肿块留待以后再次手术处理,放置腹腔引流物 B:按肿瘤原则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 C:行右半结肠切除后,远近肠管行双管造口 D:切开肠管后切除肠管内肿块 E:行肿块肠段切除后,将远近肠管双管造口
某女性患者,41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黏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体查: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6cm肿块,坚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在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A:肠道肿块留待以后再次手术处理,放置腹腔引流物 B:按肿瘤原则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 C:行右半结肠切除后,远近肠管行双管造口 D:切开肠管后切除肠管内肿块 E:行肿块肠段切除后,将远近肠管双管造口 F:置管引流
某女性患者,41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黏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体查: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6cm肿块,坚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
以下不是高危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因素的是
A:肿瘤固定 B:脉管瘤栓 C:术后肠梗阻 D:淋巴结检出数目<12个 E:切缘残留 F:术后吻合口出血
某男性患者,34岁,完全性肠梗阻。梗阻近端肠管内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血供会发生障碍。
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尿量减少,但无口渴,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增高,血钠、氯正常,尿比重增高,则水、钠代谢失调为
A:低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水肿 E: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