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CT扫描后处理技术不包括()。
A: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高窗位,并适当缩小窗宽 B: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 C: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 D: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 E: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
眼及眼眶CT扫描技术适应证不包括()。
A:结膜炎 B:球内和眶内肿瘤 C:血管性疾病 D:炎性假瘤 E:眼外伤
眼及眼眶CT扫描技术不包括()。
A:冠状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B:横断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C:冠状位扫描,扫描体位可用颌顶位或顶颌位 D:横断位扫描,扫描基线为听眶线或听眦线 E:冠状位扫描,扫描范围从眼球前部至海绵窦
不属于眼及眼眶CT增强扫描技术的是()。
A:延迟扫描时间为50秒 B:怀疑眶内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及眶内肿瘤向眶外侵犯时,需做增强扫描 C:对比剂使用同颅脑增强 D:增强扫描可使血管、肌肉和有血供的病变清楚显示,利于对病变的定性 E:临床怀疑血管性病变者,还可用动静脉、延迟三期扫描
耳部CT扫描的适应证不包括()。
A:化脓性中耳炎 B:先天性耳道畸形 C:老年性耳聋 D:听神经瘤 E:听小骨骨折
耳部CT横断位扫描技术不包括()。
A:30°轴位扫描时,头稍前屈,使听眉线与床面垂直 B:患者的体位成标准的头颅前后位 C:0°轴位扫描时,头稍仰,使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D:颞骨横断位扫描常用0°和30°断面 E:30°轴位扫描时,扫描基线为听眦线
耳部CT冠状位扫描技术不包括()。
A:105°冠状扫描,其断面平行于上颌窦后缘或垂直于蝶骨平板 B:扫描体位选用颏顶位和顶颏位 C:70°冠状位扫描,其断面平行于枕骨斜坡长轴方向,X线与听眶线夹角呈70° D:冠状扫描,常用70°与105°断面 E:105°冠状扫描平面与听眶线夹角呈150°
冠状位CT扫描鼻窦技术中错误的是()。
A:层厚5mm,层间距5mm B:扫描体位为头部颌顶位或顶颌位 C:扫描范围从蝶窦后壁起至额窦前壁止 D:扫描层面平行于上颌窦上缘或与听眦线垂直 E:用非螺旋扫描方式即可
颌面部CT扫描技术的适应证不包括()。
A:美容整形 B:腮腺肿瘤 C:颌面部骨折 D:甲状腺癌 E:化脓性腮腺炎
颌面部CT扫描技术不包括()。
A:鼻咽部,从蝶鞍床突上扫描至硬腭上缘 B:患者仰卧,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垂直 C:腮腺,以听眉线为扫描基线 D:定位像为头部侧位定位像 E:腮腺,扫描层厚2~3mm,层间距2~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