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噬菌体()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不含32P、含35S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A:35S B:32P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赫尔希和蔡斯试验未用到的大肠杆菌是( )
A:只被32P标记 B:同时被32P、35S标记 C: 只被35S标记 D:未被标记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 在外壳中找到15N D: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噬菌体内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用该噬菌体去侵染某未被标记的细菌后,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噬菌体中35S和32P的分布规律是
A:外壳内有35S和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B:外壳内只有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C:外壳内有35S和32S,核心内含有32P和31P D:外壳内只有32S,核心内含有32P和31P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如果用32P、35S、15N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15N B:可在DNA中找到32 P 、15N C:可在外壳中找到32 P 、15N D:可在DNA中找到32 P 、35S、15N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噬菌体中
A:32P B:35S C:32P和35S D:二者都没有
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 ( )
A:35S B:32P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