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一产妇急需剖腹产,主治医师几次联系要求手术,手术室护士均以手术台没有空而被一再推迟,由于等候时间太长,导致胎死宫内。护理对象的什么权益被侵犯?()
A:生命健康权 B:求偿权 C:自主权 D:知情权 E:人身自由权
某中学生,15岁。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以常规治疗,症状无缓解。医生告诉家长,此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医院正在尝试使用一种疗效不肯定、有一定风险的药物。其家长表示愿意做这种试验性治疗。但没有履行书面承诺手续。治疗二天后,病人病重,抢救无效,死亡。此后,家属否认曾同意这种治疗方案,称是"拿病人做试验",要追究医生责任,于是造成医疗纠纷。就本案分析,医生做出选择的伦理依据是()。
A:研究目的是正确的 B:符合知情同意的原则 C:符合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D:治疗期间,医生是积极负责的 E:以上各点都符合临床医学研究原则,没有错误
某中学生,15岁。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以常规治疗,症状无缓解。医生告诉家长,此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医院正在尝试使用一种疗效不肯定、有一定风险的药物。其家长表示愿意做这种试验性治疗。但没有履行书面承诺手续。治疗二天后,病人病重,抢救无效,死亡。此后,家属否认曾同意这种治疗方案,称是"拿病人做试验",要追究医生责任,于是造成医疗纠纷。病人家属称本案是"拿病人作试验"并告上法庭,理由如下,但其真实的思想是()。
A:家长没有书面承诺,说明对该方案有保留意见 B:抢救不够及时,拖延了时间 C:家长没签字,医生必须承担患儿死亡的责任 D:要求减免住院费用 E:医生所做的试验缺乏临床数据积累
患者,女,50岁,因交通事故致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其子女将其送到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首先进行的康复医疗活动是()。
A:临床用药 B:手术根治 C: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 D:保健体育 E:心理治疗
患者,女,50岁,因交通事故致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其子女将其送到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患者在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应遵循下述哪项道德要求?()
A:尊重、理解、关心、帮助 B:由病人自己管理 C:由家属照顾 D:嫌脏、嫌臭,漠不关心 E:埋怨患者,做了多次治疗后,仍不能自理
患者,女,50岁,因交通事故致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其子女将其送到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患者因病痛的折磨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医务人员应采取的措施()。
A:用药物来控制其情绪 B:物理治疗 C:心理康复 D:职业康复 E:社会康复
符合医学研究献身医学原则()。
A:仅从个人兴趣或追逐个人利益出发选择研究课题是不道德的 B:居里夫人把氯化镭包在自己的前臂上观察镭对人的皮肤的烧伤状况,表现了崇高的道德 C:由个人完成发明创造的时代,已经同爱迪生一去不复返了 D:1969年至1981年的12年间,年轻的心脏病研究者约翰·达西博士共编造假论文100篇以上 E:尸体解剖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和总结医疗经验
违背严谨治学求是性原则()。
A:仅从个人兴趣或追逐个人利益出发选择研究课题是不道德的 B:居里夫人把氯化镭包在自己的前臂上观察镭对人的皮肤的烧伤状况,表现了崇高的道德 C:由个人完成发明创造的时代,已经同爱迪生一去不复返了 D:1969年至1981年的12年间,年轻的心脏病研究者约翰·达西博士共编造假论文100篇以上 E:尸体解剖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和总结医疗经验
揭示了医学研究团结同道的协作性原则()。
A:仅从个人兴趣或追逐个人利益出发选择研究课题是不道德的 B:居里夫人把氯化镭包在自己的前臂上观察镭对人的皮肤的烧伤状况,表现了崇高的道德 C:由个人完成发明创造的时代,已经同爱迪生一去不复返了 D:1969年至1981年的12年间,年轻的心脏病研究者约翰·达西博士共编造假论文100篇以上 E:尸体解剖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和总结医疗经验
体现有利原则的是()。
A:杜绝对病人的有意伤害 B:选择受益最大、损伤最小的治疗方案 C: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 D:公平分配卫生资源 E:合理筛选肾脏移植受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