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5岁,右眼视力减退、头疼3年;头颅CT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周围壁可见粗大颗粒状钙化;MR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囊内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视交叉及垂体受压。该患者囊内CT呈低密度,MR囊内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原因可能为()。

A:囊内主要含有水 B:囊内含有胆固醇 C:囊内为急性出血 D:肿瘤坏死囊变 E:囊内血流丰富

患者,男性,58岁,右侧肢体偏瘫伴失语、面肌麻痹6小时,CT平扫示颅脑未见异常。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转移瘤 C:脑梗死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动静脉畸形

患者,男性,58岁,右侧肢体偏瘫伴失语、面肌麻痹6小时,CT平扫示颅脑未见异常。该时期下列哪种检查方法显示病变敏感?()

A:B超 B:MRIT1WI C:DWI D:CT E:fMRI

患者,男性,58岁,右侧肢体偏瘫伴失语、面肌麻痹6小时,CT平扫示颅脑未见异常。预计多长时间后,该病例CT平扫会出现典型低密度?()

A:6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8小时 E:24小时

女性,37岁,右上腹部阵发性闷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自行缓解,无放射痛。上腹部CT平扫示肝右后叶一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边界尚清楚。增强扫描表现为“早出晚归”的特点。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肝癌 B:肝海绵状血管瘤 C:肝囊肿 D:肝脓肿 E:肝转移瘤

女性,37岁,右上腹部阵发性闷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自行缓解,无放射痛。上腹部CT平扫示肝右后叶一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边界尚清楚。增强扫描表现为“早出晚归”的特点。上腹部MR检查可出现的征象为()。

A:牛眼征 B:亮肝 C:灯泡征 D:环征 E:黑肝

患者,男性,45岁,慢性乙肝活动期伴全身乏力、纳差、尿黄1年余。CT扫描肝左叶外侧段一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尚清,密度不均匀,内可见更低密度区。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呈不均匀点条状血管样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下降,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转移瘤 B:肝细胞癌 C:肝脓肿 D:胆管细胞癌 E:肝海绵状血管瘤

患者,男性,45岁,慢性乙肝活动期伴全身乏力、纳差、尿黄1年余。CT扫描肝左叶外侧段一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尚清,密度不均匀,内可见更低密度区。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呈不均匀点条状血管样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下降,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肝肿瘤病灶中心如果见到T1加权高信号灶,最常见的原因是()。

A:肿瘤钙化 B:肿瘤出血 C:脂肪变性 D:肿瘤纤维化 E:肿瘤坏死囊变

患者,男性,60岁,2个月前经CT诊断为右额顶急性硬膜下血肿。现CT示病变范围增大,出现上部低密度、下部高密度平面。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硬膜下血肿 B:急性硬膜下血肿 C:硬膜下血肿部分吸收 D: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E:复发,急性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

患者,男性,60岁,2个月前经CT诊断为右额顶急性硬膜下血肿。现CT示病变范围增大,出现上部低密度、下部高密度平面。硬膜下血肿常呈()。

A:双凸透镜形 B:新月形 C:梭形 D:楔形 E:球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