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医院眼科医生第2天要为一位患者做角膜移植手术,当天晚上发现准备 的角膜不见了,若患者第2天做不了手术,将有完全失明的危险,于是该医生 到医院太平间偷偷摘取了一位刚刚死亡患者的角膜。第2天,手术很成功。但 不久,死亡患者的家属发现角膜不见了,状告了该医生。关于这起案件,下列 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该医生没有征得死亡病人家属同意,自行摘走角膜,违反了知情同意权 B:该医生为了抢救患者才摘走角膜,他的做法没有错误 C:该病人已死亡,不用征求家属的同意 D:医生有自主权摘走角膜,但最好跟家属商量一下 E:该医生不用请示上级同意,也不用和家属商量

相传张仲景在50岁左右的时候,曾担任过湖南长沙的太守。在这个时期 内,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医生,仍然积极地为百姓诊治疾病。按照当时 封建制度的规定,太守是不允许进入民间屋舍的,更不能私下随便给病人看 病。为了能及时抢救病人,他想出了个主意,每逢初一和十五两天,便大开衙 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坐在公堂上给病人治病。时间长了,形 成了惯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各方病人都聚集在衙门前候诊,始被人称 为“坐堂大夫”。以后中药铺皆以“堂”为名,原因据说就在这里。张仲景去 世后,长沙百姓在迎盘街修建了张公四祠,以表达人们对他的爱戴和怀念。这 个案例反映的医德思想是()。

A:为民请命 B:不畏权贵 C:精益求精 D:忠于医业 E:勇于创新

一名护士发现自己给患者发错了药,不知如何是好,请帮助她选择最佳行为 ()。

A:报告护士长,立即调换药品,并向患者致歉 B:通知患者,请求谅解 C:不让任何人知道,神不知鬼不觉,侥幸心理 D:只报告护士长,不调换药品 E:不报告护士长,也不调换药品

医德规范的本质是指()。

A:医疗卫生行政官员对医务人员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 B:医务人员对自己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 C:患者对医务人员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 D:医务人员在医学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应 E:患者在医学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应

患者林某,男,46岁,因双侧扁桃体反复感染伴化脓发热到某医院就诊。 医生考虑病情给他开了价格昂贵的新型抗生素,患者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要求 改用平时常用的较便宜而有效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或青霉素。对此案进行伦理学 分析,正确的是()。

A:医生有决定如何用药权 B:医生有用药决定权,患者的要求是无道理的 C:医生应向患者解释为何使用新型抗生素,若患者不同意应考虑患者的要求 D:当医生的权利与患者的权利发生冲突时,必须绝对服从患者的要求 E: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拒绝治疗权,医生应当给患者换药

患者王某,7岁,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接受治疗3个月,病情没有改善。 医生征求其父母的意见,问是否愿意使用一种价格较贵的新药,其父母经过考 虑,表示同意。因为从未使用过这种药物,也不知道这种药物的效果如何,所 以医生决定谨慎使用,严格监控,结果表明,使用这种药物后的效果不明显。 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医生使用新药,应该征得王某本人的同意 B:该项治疗属试验性治疗 C:效果不明显,与医师使用药物过于谨慎有关 D:因为使用药物后的效果不明显,所以医师的行为不道德 E:医生使用新药物应该征得主管领导批准

《大医精诚》的作者是()。

A:刘完素 B:孙思邈 C:张仲景 D:林逋 E:李时珍

医学与医学伦理学的关系是()。

A:医学实践活动是医学伦理学产生的结果 B:医学实践活动是医学伦理学的尺度和方式 C:医学道德是医学工作者实现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保障 D:只要技术过硬就能够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 E:在现代医学科学研究中医学道德服从医学成果

医学伦理的“尊重”原则不包括()。

A: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主性或决定 B:尊重患者的一切主观意愿 C:治疗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D:保守患者的秘密 E:保守患者的隐私

在人体实验中,以犯人为受试者,认识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犯人作为受试者 B:只要有犯人的签字同意,以犯人为受试者可以得到伦理的辩护 C: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用犯人做实验的,即使使用犯人作为受试者,必须首先考察是否具备受试者的条件 D:犯人是犯了罪的人,用他们作受试者,是给他们一个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改过自新的机会 E:应该按照公安部门的安排进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