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阶环节的时间常数T,当输入信号X(t)=A时,输出信号Y(t)实际上沿其指数曲线上升,那么关于时间常数T的测定,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以初始速度恒速上升,当达到稳态值时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B:以某时刻速度恒速上升,当达到稳态值时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C:当Y(t)达到稳定值的0.618处,所经历的时间其数值恰好为时间常数T D:当Y(t)达到稳定值的0.632处,所经历的时间其数值恰好为时间常数T
已知,作业的周转时间=作业完成时间—作业的到达时间.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 )。
A:T1+T2+T3 B:T1+T2+T3 C:T1+T2+T3 D:T1+T2+T3
三角波的有效波宽等于( ) 。
A:脉冲上升时间(t 升) B:脉冲下降时间(t 降) C:脉冲上升时间(t 升)与脉冲下降时间(t 降)之和 D:脉冲上升时间(t 升)与脉冲间歇时间(t 止)之和 E:脉冲上升时间(t 丹) 、脉冲下降时间(t 醉) 、脉冲间歇时间(t 止)之和
若将探测时间、延迟时间、反应时间分别用 T探测、T延迟、T
反应表示则三者之间的时间关系( )
A:(T 探测+T反应) =T延迟 B:(T 探测+T反应) >T延迟 C:(T 探测+T反应)≥ T 延迟 D:(T 探测+T反应)
三角波的有效波宽等于( )。
A:脉冲上升时间(t升) B:脉冲下降时间(t降) C:脉冲上升时间(t升)与脉冲下降时间(t降)之和 D:脉冲上升时间(t升)与脉冲间歇时间(t止)之和 E:脉冲上升时间(t丹)、脉冲下降时间(t醉)、脉冲间歇时间(t止)之和
用一根电阻丝R1烧一壶开水,需要的时间是t,如果R1串联或并联另一个电阻R2,则烧开水的时间将会( )
A:串联时间大于t,并联时间小于t B:串联时间小于t,并联时间大于t C:串、并联时,烧开水的时间都大于t D:串、并联时,烧开水的时间都小于t
三角波的有效波宽等于()。
A:脉冲上升时间(t升) B:脉冲下降时间(t降) C:脉冲上升时间(t升)与脉冲下降时间(t降)之和 D:脉冲上升时间(t升)与脉冲间歇时间(t降)之和 E:脉冲上升时间(t升)、脉冲下降时间(t降)、脉冲间歇时间(t降)之和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整定时间为( )。
A:保护动作时间+断路器跳闸时间+△t B:应大于保护返回时间+△t C:断路器跳闸时间+保护返回时间+△t D:断路器跳闸时间+△t
三角波的有效波宽等于()。
A:脉冲上升时间(t升) B:脉冲下降时间(t降) C:脉冲上升时间(t升)与脉冲下降时间(t降)之和 D:脉冲上升时间(t升)与脉冲间歇时间(t止)之和 E:脉冲上升时间(t升)、脉冲下降时间(t降)、脉冲间歇时间(t止)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