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旁窦病变时,常拍摄瓦氏位。

关于瓦氏位的标准影像显示叙述错误的是

A:两侧上颌窦对称显示于眼眶之下 B:两侧上颌窦呈倒置的三角形 C:颞骨岩部的投影呈正三角形 D:颞骨岩部的投影位于上颌窦影的下方 E:后组筛窦及额窦显示良好

某患者,怀疑视网膜母细胞瘤,需行X线检查。

以下关于摄影体位叙述正确的是

A:头颅前后位 B:许氏位 C:斯氏位 D:柯氏位 E:瓦氏位

某患者,怀疑视网膜母细胞瘤,需行X线检查。

该患者检查时的摄影要点不包括

A: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B: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 C:额部及鼻尖置于床面上 D:下颌内收,听眦线垂直于床面 E:鼻尖对准胶片中心

某患者,怀疑视网膜母细胞瘤,需行X线检查。

该摄影体位的标准影像显示错误的是

A:额窦投影于眼眶的内上方 B:眼眶投影于照片的中部 C:眼眶内可见眶上裂 D:眼眶投影于照片的下部,两侧对称 E:前组筛窦显示于两眼眶影之间

某患者,怀疑视网膜母细胞瘤,需行X线检查。

该患者还可选用的体位有

A:头颅侧位 B:许氏位 C:瑞氏位 D:斯氏位 E:瓦氏位

X线摄影中,对体位的描述均以解剖学姿势为准。

关于解剖学方位,以下错误的是

A:仰卧时,腹侧为上 B:近正中矢状面为内侧 C:近身体腹面为腹侧 D:远心脏端为远端 E:近足侧为下

X线摄影中,对体位的描述均以解剖学姿势为准。

与解剖学水平面平行的定位线是

A:听眉线 B:听眦线 C:听眶线 D:听口线 E:听鼻线

X线摄影中,对体位的描述均以解剖学姿势为准。

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为

A:水平面 B:横切面 C:冠状面 D:额状面 E:矢状面

X线摄影中,对体位的描述均以解剖学姿势为准。

外耳孔与鼻前棘的连线称为

A:听眦线 B:听眶线 C:听鼻线 D:听口线 E:瞳间线

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颅底、内听道病变;颅脑外伤;颅骨病变,或颅内病变侵犯颅骨,必须加摄骨窗。骨窗的窗宽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鸣及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应利用调节窗口技术,以观察内听道有无扩大,并根据需要对局部进行放大。头皮下软组织病变,用软组织窗摄影:窗宽300~400HU,窗位35~45HU。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软组织窗窗宽350~400HU,窗位35~40HU。

鞍区CT扫描后处理技术不包括

A: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 B: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 C: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 D: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高窗位,并适当缩小窗宽 E: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