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5岁,疑为结肠癌,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
患者拟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前准备措施不包括
A:补充高蛋白,高热量,富维生素食物 B:术前2~3天给予流质饮食 C:术前2~3天给予口服缓泻药 D:术前2~3天口服平衡电解质液全肠道灌洗 E:术前1天下午口服5%~10%甘露醇
结肠不包括
A:阑尾 B:降结肠 C:盲肠 D:升结肠 E:乙状结肠
病人女性,41岁,腹泻1个月,伴有腹痛,腹胀,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最重要手段是
A:CT检查 B:B超检查 C:腹部X-ray检查 D:腹部平片 E:结肠镜检查
病历:女性,38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提问: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
A:回盲部 B:末段回肠 C:升结肠 D:直肠 E:肛门病变 F:乙状结肠
病历:女性,38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提问: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
A:盲肠可见多发浅溃疡 B:回肠末端可见纵行溃疡并狭窄 C:乙状结肠可见节断性分布的浅溃疡,易出血 D:直肠可见菜花样隆起性病变 E:直肠,乙状结肠可见连续性分布的病变 F:病变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可见多发糜烂或浅溃疡,质脆,易出血
病历:女性,38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提示: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及乙状结肠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提问:有关该病诊断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因大便多次培养(-),可除外细菌性痢疾 B:病变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且有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可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早期 C:病变虽然累及直肠及乙状结肠,但未见溃疡,不能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D:如系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隐窝脓肿 E: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灌肠,症状明显缓解,支持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F: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回盲部
某女性患者,39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
A:盲肠可见多发浅溃疡 B:回肠末端可见纵行溃疡并狭窄 C:乙状结肠可见节断性分布的浅溃疡,易出血 D:直肠可见菜花样隆起性病变 E:直肠、乙状结肠可见连续性分布的病变 F:病变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可见多发糜烂或浅溃疡,质脆,易出血
某女,39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患者在行结肠镜检查时,在通过脾区时因疼痛不能耐受
A:应尽量检查全结肠以除外器质性疾病 B:为减轻痛苦和并发症应停止检查 C:立即行钡灌肠检查 D:反复复查便潜血 E:开腹探查
胡某,男,46岁。因反复黏液脓血便10年,加重1周而入院。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PPD试验阴性,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大小不等的溃疡形成。
病人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部平片示结肠充气明显,请问目前可能出现了
A:腹腔内脓肿 B:机械性肠梗阻 C:中毒性巨结肠 D:脱水 E: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