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2支试管,1号试管加2ml浆糊、2ml清水,2号试管加2ml浆糊、2ml唾液,振荡。将试管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冷却,向两支试管各滴入2滴碘液。结果: 号试管没有变蓝,这是因为 的缘故。
2号 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
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A:将1~2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滴到20ml 0.5 mol·L-1NaOH溶液中 B:将1~2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沸水中,并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C:将1~2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冷水中,再加热至沸腾 D:将1~2ml沸水加入到1~2ml FeCl3饱和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请回答与酶有关的问题.
(1)如果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那么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 和 的特点.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据图回答: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 ;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 .
(3)下表是有关淀粉酶的实验及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注:人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各试管保温时间相同)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试剂 实验现象
1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清水2mL 37℃左右 碘液 变蓝
2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0℃ 变蓝
3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37℃左右 不变蓝
4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100℃ 变蓝
5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加2﹣3滴2%盐酸的稀释唾液2mL 37℃左右 变蓝
6 蛋白质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37℃左右 无变化
①1号试管和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
②2号、4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
解:(1)图1中,加酶的一组反应速率最快,其次是加入无机催化剂的一组,不加催化剂的一组最慢,可见酶具有高效性;图2中,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物质,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2)分析题图曲线3可知,在PH=5、PH=6、PH=7中,PH=6时底物的剩余量少,说明PH=6时酶的活性最高,所以若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先上升后下降.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3)①1号和3号试管的单一变量为是否加入酶,结果1号试管加入碘液后变蓝色,说明1号试管(无酶)中的淀粉没有被水解,而3号试管加入碘液后不变蓝色,说明3号试管(有酶)中的淀粉被水解了,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②2号、4号与3号试管的单一变量是温度,结果只有3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加入碘液后只有3号试管变蓝色),说明唾液淀粉酶在37℃左右具有催化作用,而在0℃和100℃时无催化作用,这三组实验的结果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故答案为:
(1)高效性、专一性
(2)先上升后下降 不变
(3)①酶具有催化作用或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②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或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不同
表1所示为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表2所示为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表1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
A:试管 B:试管 C: 1 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2 温度处理 60℃ 100℃ 0℃ 3 加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表2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 D:试管E. 1 加淀粉溶液 2mL 2 加蔗糖溶液 2mL 3 加本尼迪特试剂 2mL 2mL 4 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A. 表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 B. 表1所示实验的观察指标不能用碘液检测 C. 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 D. 表2所示实验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要水浴加热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 2mL ﹣ 2mL ﹣ 2mL ﹣ 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 ﹣ 2mL ﹣ 2mL ﹣ 2mL 质量分数为2%的α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反应温度 0℃ 0℃ 60℃ 60℃ 100℃ 100℃ 碘﹣碘化钾溶液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注:表中“﹣”表示没有添加.
A: 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B: ①②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 C: ②④⑥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 D: 设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下表所示为某人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据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
A:试管 B: 1 加淀粉溶液 2mL 2 加蔗糖溶液 2mL 3 加本尼迪特试剂 2mL 2mL 4 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A. 蔗糖溶液可用蛋白质溶液取代 B. 实验步骤有科学性错误 C: 能用碘液取代本尼迪特试剂 D: 不可用蔗糖酶溶液取代淀粉酶溶液
已知淀粉酶可以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水解为多肽.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中所涉及的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探究有关性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试管号 加入的物质 1 2 3 4 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mL 淀粉酶溶液 2mL 2mL 淀粉酶+蛋白酶(等量混合) 4mL 4mL 蒸馏水 2mL 2mL 碘液 2滴 2滴 双缩脲试剂 2 mL 2 mL 预期颜色变化 不变蓝 紫色 ① ②
A: 该实验的目的之一是研究酶之间的相互影响 B: 该实验1号和3号试管间形成对照,2号和4号试管间形成对照 C: 实验过程中,1号、2号试管加入2 mL蒸馏水的目的是保证各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相同,防止液体体积的差异影响颜色的变化 D: ①处预期的颜色变化为蓝色;②处不会发生颜色变化
如表是有关淀粉酶的实验及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注:人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各试管保温时间相同)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试剂 实验
现象
1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清水2mL 37℃左右 碘液 变蓝
2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0℃ 变蓝
3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37℃左右 不变蓝
4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100℃ 变蓝
5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加2﹣3滴2%盐酸
的稀释唾液2mL 37℃左右 变蓝
6 蛋白质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37℃左右 无变化
(1)1号试管和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
(2)2号、4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
(3)5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
(4)当2号和4号试管的温度条件重新设定为37℃时,酶活性可恢复的为 号试管.
(1)酶具有催化作用
(2)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3)在酸性条件下酶的活性减弱
(4)2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