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底桥架分体焊接时,对于连接体焊接区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A:焊区应粗糙以利于增加焊接强度 B:连接体周围应该圆钝无尖锐边缘 C:焊料应该流布于整个焊接区 D:防止焊料流入正常外展隙、邻间隙 E:焊接区面积不小于4mm
某女性患者,36岁,右上642缺失,设计右上7531为基牙,镍铬烤瓷桥修复。金属基底冠和桥架分段铸造、研磨后,在未烧结瓷前焊接起来。
可选用的焊接方法是
A:电阻焊 B:点焊 C:炉内焊接 D:汽油+压缩空气火焰焊接 E:以上都不是
某女性患者,36岁,右上642缺失,设计右上7531为基牙,镍铬烤瓷桥修复。金属基底冠和桥架分段铸造、研磨后,在未烧结瓷前焊接起来。
关于该焊接,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连模焊接法 B:采用离模焊接法 C:准确性高 D:不易变位 E:易烧坏工作模型
在分段的金属基底冠上烤结好瓷,并经形态修整和上釉完成后的焊接称为
A:假焊 B:流焊 C:后焊接 D:前焊接 E:转移焊接法
材料(一)
1928年,英国有一位名叫森金斯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些金属经过高温处理或添加某些元素之后,会变得像面团和软糖一样柔软和易于加工。只要施加很小一点压力和拉力就可以延长几倍、几十倍以至几千倍。于是,便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塑现象,并把具有这种特性的金属,称之为超塑金属众所周知,金属在常温下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的。晶体原子排列成紧密的晶格点阵,保持着其原有的各种特性。而当加热到一定高温之后,有一些金属和化合物中的晶格原子就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紧密的晶格点阵,降低了原子间的结合力,增加了金属的( )。这样,原来难以进行加工的固体金属就会变得易于成型超塑金属具有两个非常有用的特点。一个是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金属显现出的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可达到500%~2000%,个别的竟可达到6000%;另一个是在常温下重现的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科技人员利用它的这种双重性能,就可以制造出许多具有独特功能的超级合成材料,创造出先进的金属加工工艺,生产出许多新奇的产品。现在,超塑金属已经在众多的领域中大显身手,表现出新颖、奇特的功能在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中,需要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过去,普遍采用粉末冶金、扩散焊接和电化学等方法来制取。超塑金属的出现,为人们制造复合材料找到了进行合成的新方法。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然后,再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这样,就可以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例如硼纤维和铝制成的复合材料,用来加强飞机上的衬板,可以使机翼的刚度提高50%,自重减轻一半。若是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整体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利用超塑金属还可以进行成型工艺的加工。加以很小的压力,就能够产生很大的变性。经测定,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仅为一般金属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一般地说,采用45吨的压机就可以成型,而一般的金属冷挤压成型则要用300吨以上的压机。而且,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一次成型,节省了其他的加工工序和时间。如制造钛合金涡轮盘,若采用机加工的方法每件需要32~56小时,现采用超塑性高温加工,每件成型工时只需要10~20分钟,工效提高了近80倍。同时,材料消耗也降低了一半
以下关于“超塑金属”的叙述,哪一项符合文意? ()
A:金属的超塑性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的 B: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超塑金属显现出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常可达到500%~6000% C:超塑金属易于成型 D:在高温低速条件下,超塑金属内部会发生变化,不具有微细晶粒
金属罐中幅板塔接接头采用手工焊接时,控制焊接变形的主要工艺措施有()。
A: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 B:焊工均匀分布,同向分段焊接(罐底与罐壁连接的角焊缝) C:焊工均匀分布,对称施焊(弓形边缘板) D:初层焊道采用分段退焊法 E:初层焊道采用分段跳焊法
金属油罐罐底的焊接步骤是( )。
A:按焊接顺序对称施焊,丁字缝处用捻锤将焊缝打严便于防腐,焊接中幅板 B:先焊接中幅板,在丁字缝处用捻锤将焊缝打严,然后按焊接顺序对称施焊 C:在丁字缝处用捻锤将焊缝打严,按焊接顺序对称施焊,焊接中幅板 D:在丁字缝处用捻锤将焊缝打严,焊接中幅板,按焊接顺序对称施焊
利用一次焊接法焊接金属的特点,错误的是 ( )
A:准确性高 B:操作简便 C:不易损坏模型 D:焊接无需包埋 E:焊件不易变形
金属基底桥架分体焊接时,对于连接体焊接区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 )
A:焊区应粗糙以利于增加焊接强度 B:连接体周围应该圆钝无尖锐边缘 C:焊料应该流布于整个焊接区 D:防止焊料流入正常外展隙、邻间隙 E:焊接区面积不小于 4m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