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0岁,因左侧眼睑下垂1年,四肢无力6个月,呼吸困难3天入院。以上症状均有晨轻暮重的特点。疲劳试验和新斯的明试验均阳性。胸部CT示胸腺增生。既往健康。感冒后出现呼吸困难,当地医院已经给予溴吡斯的明口服,剂量达到480mg/d,仍然感到呼吸困难。查体:呼吸频率24次/分,呼吸动度减弱,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可闻湿啰音。左侧眼裂减小,无复视,但有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抬头不能,四肢肌力4级,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感觉正常。

下列哪项有助于在此患者较安全地提示患者服用大剂量溴吡斯的明是否是造成呼吸困难的原因

A:肌内注射新斯的明 B:肌内注射阿托品 C:观察患者瞳孔大小 D:静脉注射地西泮 E:口服普萘洛尔

 患者男,22岁,因乏力,手抖,言语迟缓6个月于当地医院查肝功能异常,血清铜蓝蛋白明显降低,行肝活检测定肝脏铜含量后确诊Wilson病。

在治疗中应定期监测的项目有(提示 目前患者已接受青霉胺治疗1周,剂量为500 mg/d。)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肝功能 D:网织红细胞计数 E:血清铜蓝蛋白 F:24 h尿铜排泄量 G:腹部B型超声 H:颅脑MRI

 患者男,69岁,因“发现双肾上腺占位半个月”来诊。无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27年,高血压20余年。查体:BP 170/80 mmHg;BMI 24.2 kg/m2。实验室检查:血F 14.68 μg/dl(8 AM),8.26 μg/dl(0 AM),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1.9 μg/dl;经典2 d法:UFC对照日66.3 μg/24 h,小剂量服药后25.9 μg/24 h,大剂量服药后20.5 μg/24 h;ACTH 17.4~18.5 pg/ml。肾CT:双侧肾上腺多发结节,双肾多发囊肿。垂体MRI: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双肾动脉未见明显狭窄。

如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ACTH<15 pg/ml,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 B:ACTH非依赖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症 C:垂体性皮质醇增多症 D:无功能肾上腺意外瘤 E:异位ACTH综合征

患者男,22岁,因乏力,手抖,言语迟缓6个月于当地医院查肝功能异常,血清铜蓝蛋白明显降低,行肝活检测定肝脏铜含量后确诊Wilson病。

在治疗中应定期监测的项目有(提示: 目前患者已接受青霉胺治疗1周,剂量为500mg/d。)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肝功能 D:网织红细胞计数 E:血清铜蓝蛋白 F:24h尿铜排泄量 G:腹部B型超声 H:颅脑MRI

62岁男性患者,因患糖尿病9年而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尿糖基本控制在(+~++)。昨晚因多食后,今上午尿糖定性试验为(+++),自行增加了胰岛素剂量,1小时后突然感到心悸,饥饿,出冷汗,随即昏迷。

对上述患者,应立即给予下列哪项处理措施

A:静脉注射50g/L葡萄糖 B: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 C:静脉推注氯化钾 D:静脉滴注50g/L碳酸氢钠100ml E: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溶液

某男性患者,68岁,因“发现双肾上腺占位半个月”来诊。无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27年,高血压20余年。查体:BP 170/80 mmHg;BMI 24.2 kg/m2。实验室检查:血F 14.68 μg/dl(8 AM),8.26 μg/dl(0 AM),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1.9 μg/dl;经典2 d法:UFC对照日66.3 μg/24 h,小剂量服药后25.9 μg/24 h,大剂量服药后20.5 μg/24 h;ACTH 17.4~18.5 pg/ml。肾CT:双侧肾上腺多发结节,双肾多发囊肿。垂体MRI: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双肾动脉未见明显狭窄。

如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ACTH<15 pg/ml,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 B:ACTH非依赖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症 C:垂体性皮质醇增多症 D:无功能肾上腺意外瘤 E:异位ACTH综合征

某男性患者,41岁,罹患"精神分裂症"已半年,一直服用氯丙嗪治疗,期间基本能正常劳动,有时有多疑现象,目前维持剂量为200mg/d。家属反映:最近.1月来患者言语明显减少,不愿外出活动,睡眠多,不时唉声叹气。

经过8周足剂量的抗抑郁治疗,患者心情没有明显好转,仍否认幻觉妄想,存部分自知力。此时门诊医生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A:更换另一种抗抑郁剂治疗 B:可考虑逐步停用氯丙嗪,更换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C:电抽搐治疗 D:职业治疗 E:放松治疗

某男性患者,59岁,头痛,呕吐2个月余。行颅脑MRI示:右额叶占位。后行开颅探查+肿瘤切除术,病检示"胶质母细胞瘤"。

该患者应该接受的放射治疗剂量是

A:4500cGy B:3500cGy C:4500cGy D:5000cGy E:6000cGy F:7000cGy

患者,女,50岁,体重60kg,因咳嗽、咳痰伴发热就诊,查体:体温38.5℃、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查血常规提示:WBC12.4×109/L,胸片X线检查提示:斑片状浸润性阴影。给予左氧氟沙星片(规格:0.5g/片)经验性治疗。左氧氟沙星片说明书内容显示(注:摘录):常用剂量为250mg或500mg或750mg,每24小时口服一次。肌酐清除率≥50ml/min时不需要调整剂量,根据感染情况按照表1所示服用:肌酐清除率<50ml/min时,需要调整用量,详见表2.

根据该患者计算所得的肌酐清除率,左氧氟沙星的剂量应调整为( )。

A:1片半qd B:1片qd C:半片qd D:首剂1片,此后每24小时半片 E:首剂1片半,此后每48小时1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