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底层剪力墙墙肢,抗震等级二级,总高度H=50m,截面尺寸为b
xh
=250mmx6000mm,如图12-22所示。采用C30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竖向及水平向分布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竖向分布钢筋为双排虫10@200,P
=0.314%。距墙肢底部截面0.5h
处的内力计算值为:M=18000kN·m,V=2500kN,N=3200kN(压力)。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底部的轴压力设计值为7500kN。该剪力墙墙肢采用对称配筋,取ξ
=0.55;a
=
=300mm。 
距墙肢底部截面0.5hw。处,经计算该墙肢为大偏心受压,受压区高度x=957mm,墙肢端部受压钢筋截面面积
(mm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墙肢端部暗柱h
=600mm。
A:5350 B:5600 C:3900 D:4500
四肢摄影时用的焦片距为
A:40cm B:50cm C:60cm D:80cm E:100cm
在X线摄影中,X线束是以焦点作为顶点的锥形放射线束,将被照体G置于焦点与胶片之间时,因为几何投影关系,一般被照体离开焦点一定的距离a(焦-肢距),胶片离开肢体一定的距离b(肢-片距)。所以,肢体在X线胶片上的影像S要比肢体G大,是被放大了的影像,S与G之比即影像的放大率M,而且胶片离肢体越远,影像放得越大。国际放射学界公认:当照片上的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毫无模糊之感;当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开始有模糊之感。故0.2mm的半影模糊值就是模糊阈值。
关于M=1+b/a,叙述正确的是
A:M表示放大率 B:a表示肢-片距 C:b表示焦-片距 D:影像放大对像质的影响大于变形 E:放大对成像是有害的
在X线摄影中,X线束是以焦点作为顶点的锥形放射线束,将被照体G置于焦点与胶片之间时,因为几何投影关系,一般被照体离开焦点一定的距离a(焦-肢距),胶片离开肢体一定的距离b(肢-片距)。所以,肢体在X线胶片上的影像S要比肢体G大,是被放大了的影像,S与G之比即影像的放大率M,而且胶片离肢体越远,影像放得越大。国际放射学界公认:当照片上的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毫无模糊之感;当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开始有模糊之感。故0.2mm的半影模糊值就是模糊阈值。
根据公式H=F×b/a,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H表示几何模糊 B:F表示焦点尺寸 C:b表示焦-片距 D:a表示焦-肢距 E:H=0.2mm为模糊阈值
在X线摄影中,X线束是以焦点作为顶点的锥形放射线束,将被照体G置于焦点与胶片之间时,因为几何投影关系,一般被照体离开焦点一定的距离a(焦-肢距),胶片离开肢体一定的距离b(肢-片距)。所以,肢体在X线胶片上的影像S要比肢体G大,是被放大了的影像,S与G之比即影像的放大率M,而且胶片离肢体越远,影像放得越大。国际放射学界公认:当照片上的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毫无模糊之感;当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开始有模糊之感。故0.2mm的半影模糊值就是模糊阈值。
放大摄影X线管焦点为0.05,允许的最大放大率为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四肢摄影时用的焦片距为
A:40cm B:50cm C:60cm D:80cm E:1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