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性合作社拥有人口4000人,其中劳动力1000人,土地面积共5万亩,由于该社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到九十年代已经形成企业群体,并已吸收本社劳动力540人。在乡镇企业每年利润中都提取20%作为支农建农基金。请按以下各题对该社农业建设项目决策进行合理性选择。
扩大农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做到地尽其力,向"二高一优"农业发展。其农业田区规划的合理项目有_______。
A:规划田块面积,形状,平整程度,使其利于机耕 B:扩大田块面积,将自留地收归集体纳入承包地,使耕地形状规整 C:对主干道,田间道进行修整,使其便于机器作业 D:在农田规划中要尽量利用原有工序的可用部分,以减少投入
病历摘要: 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运动和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皮肤给药除脂溶性大的以外都不易吸收 B: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 C:口服给药通过首过效应消除而吸收减少 D:舌下或肛肠给药可因肝破坏而效应下降 E: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病历摘要: 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运动和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下列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饭后口服给药 B:微循环障碍 C: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吸收多 D:用药部位血液量减少 E:皮肤给药经首过效应后破坏少的药物效应强
新生儿药动学的吸收特点中:
吸收
A:直肠给药亦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吸收效果,对新生儿的治疗作用有限 B: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流量,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比例等密切相关 C:最重要的脏器是肝,新生儿肝功能尚未健全 D: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泌功能发育不全,药物消除能力极差 E:个体差异
患者,女性,30岁,右下后牙缺失,要求镶牙。口腔检查:右下5缺失,间隙正常,牙槽嵴无明显吸收。右下4大面积龋坏,可探及穿髓孔,右下6[zong004.gif面中龋不松动,叩(一),探敏感。全口牙石较多,牙龈红肿。余未见异常。
连接体设计应
A:尽量增加截面积 B:内线角圆钝 C:设计活动连接体 D:截面积小于4mm E:以上都不正确
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运动和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以下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饭后口服给药 B:微循环障碍 C: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吸收多 D:用药部位血液量减少 E:皮肤给药经首过效应后破坏少的药物效应强
填料塔的吸收面积等于()。
A:塔内填料总表面积 B:塔的截面积 C: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
2008年末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比2003年末净增2.15个百分点。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6169万公顷,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38%,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全球评价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
2008年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535.4万公顷,比2007年增长37%。其中,人工造林368.43万公顷,增长34.53%,飞播造林15.41万公顷,增长29.83%,新封山育林151.54万公顷,增长44.25%;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343.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4.2%。
2009年全国造林面积继续保持增长,全年人工造林415.63万公顷,飞播造林22.63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87.97万公顷;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459.62万公顷。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年中,全国完成造林面积592万公顷,比2009年减少5.43%。其中,人工造林389万公顷,飞播造林2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84万公顷;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346万公顷。
下列各项中,2009年造林面积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A:人工造林 B:新封山育林 C:飞播造林 D: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
2008年末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比2003年末净增2.15个百分点。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6169万公顷,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38%,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全球评价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
2008年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535.4万公顷,比2007年增长37%。其中,人工造林368.43万公顷,增长34.53%,飞播造林15.41万公顷,增长29.83%,新封山育林151.54万公顷,增长44.25%;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343.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4.2%。
2009年全国造林面积继续保持增长,全年人工造林415.63万公顷,飞播造林22.63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87.97万公顷;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459.62万公顷。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年中,全国完成造林面积592万公顷,比2009年减少5.43%。其中,人工造林389万公顷,飞播造林2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84万公顷;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346万公顷。
2010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的造林面积占当年全部造林面积的:
A:34.6% B:58.4% C:64.2% D:71.7%
2008年末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比2003年末净增2.15个百分点。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6169万公顷,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38%,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全球评价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
2008年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535.4万公顷,比2007年增长37%。其中,人工造林368.43万公顷,增长34.53%,飞播造林15.41万公顷,增长29.83%,新封山育林151.54万公顷,增长44.25%;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343.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4.2%。
2009年全国造林面积继续保持增长,全年人工造林415.63万公顷,飞播造林22.63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87.97万公顷;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459.62万公顷。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年中,全国完成造林面积592万公顷,比2009年减少5.43%。其中,人工造林389万公顷,飞播造林2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84万公顷;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346万公顷。
关于森林资源及造林面积的描述,能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8年全球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约为31% B:2010年人工造林面积超过全国造林面积的3/4 C:2010年全国造林面积比2007年翻了一番 D:2008年人工造林面积占全国造林面积的比重高于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