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药物成人剂量为每日2g,小儿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40mg,小儿体重为15kg。按体重计算,剂量为

该小儿A药物的剂量为

A:每日300mg B:每日400mg C:每日500mg D:每日600mg E:每日700mg

某小儿体重为15kg,A药物的成人剂量为每日2g,B药物的小儿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40mg,

该小儿B药物的剂量为

A:每日500mg B:每日600mg C:每日700mg D:每日800mg E:每日900mg

某科技公司送检其生产的葛根黄酮软胶囊,内容物为黄褐色油状物;毒理学安全性实验已通过;规格:500mg/粒,80粒/瓶;推荐剂量:每日二次,每次2粒,检验要求:对化学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关于剂量分组及实验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处死前无需禁食 B:以色拉油作为溶剂,配制成111mg/kg.333mg/kg.1000mg/kg三个剂量组 C: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天,必要时可适当缩短 D:给予受试样品结束时,用无水乙醇(分析纯)造模 E:实验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一个模型对照组和一个阳性对照组 F:实验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一个空白对照组和一个模型对照组 G: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天,必要时可适当延长 H:用无水乙醇(分析纯)造模成功后,分组给予受试样品 I:以水作为溶剂,配制成111mg/kg.333mg/kg.1000mg/kg三个剂量组 J:动物处死前需禁食

剂量当量的旧单位是

A:库仑/千克(C/kg) B:雷姆(rem) C:拉德(rad) D:戈瑞(Gy) E:西沃特(Sv)

各组织或器官T接受的当量剂量HT与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wT的乘积之和称之为

A:照射量 B:吸收剂量 C:剂量当量 D:组织权重因子 E:有效剂量

毒理学鼻祖Paracelsus提出"剂量决定毒物",即所有物质都有一定毒性,惟有剂量能区别毒物。因此,自毒理学诞生之日起,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便是研究的核心

卫生毒理学中较为常见的剂量反应曲线为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S状曲线 D:对数曲线 E:正态曲线型

毒理学鼻祖Paracelsus提出"剂量决定毒物",即所有物质都有一定毒性,惟有剂量能区别毒物。因此,自毒理学诞生之日起,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便是研究的核心

为通过数学的方法更加准确地计算LD等参数,通常将S型剂量一反应曲线进行转换,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纵坐标标识单位为反应频率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B: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高斯曲线 C: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时,非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D:横坐标剂量单位为对数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E: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同时横坐标剂量单位为对数时,非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当量剂量是不同辐射类型对组织或器官形成辐射危害的度量,但是不同组织或器官即使当量剂量相同,由于它们对辐射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在辐射防护领域中有必要引入一个反映辐射对生物体损害的辐射量来描述辐射所产生的“损害效应”的大小。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加权后的当量剂量之和是()

A:有效剂量 B:剂量当量 C:吸收剂量 D:集体当量剂量 E:集体有效剂量

当量剂量与吸收剂量的区别是()

A:当量剂量考虑了组织与器官对辐射的敏感度 B:当量剂量考虑了生物组织实际吸收的电离辐射能量 C:当量剂量考虑了射线的种类和能量 D:当量剂量可更好地反映辐射导致的生物效应的强弱 E:吸收剂量仅适用于X、γ射线,而当量剂量适用于任何射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