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PACS各组成部分连成一体的是
A:存储系统 B:显示设备 C:数据库系统 D:通讯网络系统 E:图像采集装置
关于公式I=I
e
表述,错误的是
A:I
为自X线管发出的X线强度 B:I为X线穿过厚度为X的物体后的强度 C:x为吸收物质的厚度 D:e为自然对数的底 E:μ为物质对X线的衰减系数
按波长由大到小排列的电磁波顺序是
A: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线 B: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X线 C:无线电波,X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D: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线 E:X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X线管中形成高速电子流的条件,不包括
A:电子源 B:旋转阳极 C:保持管内高度真空 D:适当的障碍物(靶面) E:阴极与阳极间加以高电压
应用于X线摄影的X线波长,一般在
A:0.02×10
~0.3×10
cm B:0.04×10
~0.4×10
cm C:0.06×10
~0.5×10
cm D:0.08×10
~0.6×10
cm E:0.10×10
~0.8×10
cm
关于X线滤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有滤过一般用铝当量表示 B:固有滤过,指X线机本身的滤过 C:将X线束中低能成分吸收掉,称X线滤过 D:对高能射线采用铜铝复合板,铝面朝向X线管 E:总滤过为固有滤过与附加滤过之和
以下物理量及其单位表述,正确的是
A:照射量--拉德 B:剂量当量--希沃特(Sv) C:吸收剂量--库仑每千克(C·kg
) D:比释动能--戈瑞每秒(Gy·S
) E:吸收剂量率--伦琴每秒(Gy·S
)
X线的生物效应的最终阶段是
A:物理阶段 B:化学阶段 C:生物学阶段 D:生化学阶段 E:物理化学阶段
以下哪种情况可造成纵隔向健侧移位
A:肺不张 B:一侧性肺气肿 C:一侧肺纤维化 D:大量胸腔积液 E:胸膜粘连
肺心病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
A:慢支、肺气肿 B:胸膜肥厚 C:肺结核 D:尘肺 E:胸廓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