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主因上腹痛伴意识障碍8 h急诊入院。不伴有发热和腹泻。既往有糖尿病史。体格检查:T 36.5 ℃,P 126次/min,R 26次/min,BP 120/75 mmHg。浅昏迷,呼吸较深,腹部平软,肝,脾未及,肠鸣音减弱,下腹部可触及胎头大小肿物,光滑。
应进行的急诊处理包括(提示 Hb 16.5 g/L,白细胞14.5x10
/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21。血,尿淀粉酶正常。腹部B超:胆囊内有强回声的光团伴声影。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
A:吸氧 B: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溶液 C: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 D:静脉输注小剂量胰岛素 E:放置鼻胃管 F:放置导尿管 G:立即抗生素治疗 H:立即静脉输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患者男,17岁,足球比赛争球时被踢到右上腹,感觉右上腹胀痛,偶有右肩痛,伴恶心,无呕吐。查体:体温37.1℃,血压120/75mmHg,心率87次/min,呼吸14次/min。患者无意识障碍,配合查体。右上腹肌略紧张,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区叩击痛阳性,无移动性浊音。
对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是(提示腹部B超显示肝右叶可见直径约为4.5cm的液性暗区。)
A:血培养 B:肝功能检测 C:肝动脉造影 D:肝核素扫描 E:B超引导下肝穿刺 F:腹部X线平片 G:腹部CT
女,56岁。12h前出现上腹部绞痈,后呈持续性腹痛,伴腰背部沉重感及恶心,呕吐。1年前B超检查出胆总管结石,近半年来出现右上腹绞痛2min。无糖尿病吏。体格检查:体温38.7℃,脉率120次/分,血压9.3/6.7kPa(70/50mmHg);巩膜黄染,胰部膨隆,全腹肌紧张并有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血WBC18x10
/L,N0.82血清淀粉酶120U/L,血钙1.2mmol/L,血糖15mmol/L,尿胆红素(+)。
首选的检查是:
A:腹腔穿刺液查淀粉酶 B:血细菌学检查 C:腹部X线片 D:腹部B超 E:增强CT扫描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4岁,进行性上腹痛6个月,加重伴消瘦1月,发病前有酗酒史。体查:血压90/60mmHg,腹平坦,上腹部压痛。
下列哪些检查有利于诊断? 提示:胃镜提示慢性胃炎。腹部B超肝胆脾肾未见异常,胰腺稍大。
A:上腹部CT B:胰腺CT C:OGTT D:甲功五项 E:AFP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3岁。因发热,右上腹痛1月入院。体检:体温38.5℃,有轻度畏寒感,每日排便2次,大便稀烂。实验室检查:WBC16x10
/L,血红蛋白130g/L,血培养和大便培养阴性。
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 提示:经腹部B超检查发现肝内有一占位病变。
A:原发性肝癌 B:肝囊肿 C:肝脓肿 D:肝血管瘤 E:肝肉瘤 F:肝转移癌
女性,48岁,上腹部偏左疼痛进行性加重2个月,并向背部放射,B超检查发现胰尾部肿块,血清CA19-9升高2倍。
B超和CT检查未发现腹膜后和肝门淋巴结转移,该患者首先治疗方法是 ( )
A:手术治疗 B:化疗 C:放疗 D:免疫治疗 E:基因治疗
患儿男,5岁。因发热20小时,腹痛8小时急诊入院。腹痛部位不能准确描述,呈间歇性痛,伴呕吐胃内容物2次,解糊状大便1次。查体:T39.2℃,P94次/分,R30次/分,急性热病容,扁桃体I2度肿大充血,腹部微饱满,触诊右侧中下腹有肠管积气感,右下腹麦氏点偏内有深压痛,多次检查该压痛部位固定,疼痛轻,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5~6次/分,音调略高。入院急查血常规:WBC11.4x10
/L,中性粒细胞64%,淋巴细胞36%。
入院后急诊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右下腹肠系膜有数个1~2c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样结构,下一步处理应采用
A:禁食,补液 B:急诊手术腹腔探查 C:观察治疗 D:单种抗生素静脉滴注 E:进食流质 F:腹腔镜微创腹腔探查
某男性患者,39岁,反复中上腹部饥饿性疼痛4年,有时有返酸和夜间疼痛。体检:左琐骨上淋巴结不大,中上腹部压痛。粪OB阴性
该患者在饱餐后突然出现中上腹部剧痛,半小时后全腹部疼痛,拒按,首先选择的检查是
A:查血、尿淀粉酶 B:急诊胃镜检查 C:紧急X线钡餐检查 D:站立位腹部X线透视 E:急诊腹部B超急查
母犬 6 岁未绝育,一月来腹部逐渐变大,常有尿意,食欲不振,饮水增加,体温 39.1℃, 腹部 B 超检查,发现膀胱不膨隆,腹部内有多个大的液性暗区,有些暗区以管腔壁样结构分隔。
血常规检查时,最可能的变化是
A:白细胞增加,核左移 B:白细胞增加,核右移 C:白细胞减少,核左移 D:白细胞减少,核右移 E:中性粒细胞增加,核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