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摄影条件选择中可变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随意运动器官的移动是主要矛盾 B:同等厚度的病人,摄影条件一样 C:厚度的慢性骨髓炎与骨结核相比,需增加摄影条件 D:被照体构成组织比例是重要可变因素 E:病理因素对摄影条件的影响十分复杂
与影像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都有关的是
A:管电流 B:增感屏 C:曝光时间 D:摄影距离 E:定影速度
关于数字X线成像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胶片数字化仪不是数字化X线成像方式 B:计算机X线摄影是数字化X线成像方式 C:非直接转换技术是数字化X线成像方式 D:直接转换技术是数字化X线成像方式 E:硒鼓技术是数字成像技术
超声探头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频率固定的探头是宽频探头 B:变频探头接收时分3种情况 C:宽频探头发射时带宽范围5~8Hz D:根据需要选择2~3种发射频率的是单频探头 E:宽频探头采用宽频带复合压电材料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
A:同位素 B:放射性衰变 C:人工放射性核素 D:天然放射性 E:X线
SPECT显像条件选择,最适宜的γ射线能量为
A:60~80keV B:100~250keV C:511keV D:364keV E:300~400keV
关于发射式计算机断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ECT获得脏器三维图像 B:ECT不能进行断层显像 C:是以引人体内的放射性药物为放射源 D:基本原理与γ照相机相似 E:从体外不同角度采集脏器中放射性药物分布信息
关于γ照相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能对脏器中放射性核素分布一次成像的仪器 B:能显示脏器的功能与血流变化 C:γ照相机成像速度慢 D:可以连续动态显像 E:显示脏器的形态
关于喉软骨的组合,错误的是
A:甲状软骨--由左、右板组成,构成喉的前外侧壁 B:环状软骨--对保持呼吸道畅通极为重要 C:会厌软骨--位于喉入口的前方 D:杓状软骨——吞咽时关闭喉口,防止食物深入喉腔 E:环杓关节--杓状软骨底与环状软骨板上缘构成
以下有毛细血管分布的是
A:骨髓 B:晶状体 C:角膜 D:被覆上皮 E: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