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9 题为套题: 何某现年35 岁,参与了单位的团体保险计划,保险公司承诺当何某在15 年内死亡,受益人可以得到30 万元保险金;在15 到30 年内死亡,可以得到当时年收入的10 倍作为保险给付。但65 岁之后,倍数会减少。当何某达到65 岁时,将多倍收入寿险的倍数减少,我们把这种业务处理方法称为( )。

A:倍数减免 B:高龄扣减 C:乘数效应 D:中年扣减

10年前王老师的年龄是她女儿的7倍,15年后王老师的年龄是她女儿的2倍,问女儿今年的年龄是多少( )

A:10岁 B:15岁 C:25岁 D:30岁

有两个数a和b,其中a的15倍是b的5倍,那么a:b的值是()。

A: B:5 C:15 D:

肚倍与角倍的区别在于()

A:肚倍无柔毛,角倍微有柔毛 B:肚倍微有柔毛,角倍无柔毛 C:肚倍柔毛较明显,角倍微有柔毛 D:肚倍微有柔毛,角倍柔毛较明显 E:肚倍无柔毛,角倍柔毛较明显

2011年底,全国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34139个,平均每站面积由2006年的277.01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516.38平方米,平均每站文化活动用房面积由2006年的175.49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391.00平方米。
2006~2011年,每年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和专职人员增长比例均保持在5% 左右,2011年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78148人,专职人员52718人。
2011年,全国各级财政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财政拨款达到4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31.84亿元,增幅高达291.6% ,年均增长28.6% 。各级财政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总投入的10.9% ,占群众文化投入的41.1% ,分别比2006年提高4.0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
2011年,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共组织文艺活动32.64万次,比2006年增长20.0% ;举办训练班15万次,比2006年增长26.8% ;培训人次1232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230% 。
2011年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共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154799支,辖区内社区(村)文化活动室360649个。

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总投入约是2006年的多少倍?

A:1. 6倍 B:2. 5倍 C:3. 9倍 D:5. 3倍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年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

A:66倍 B:46倍 C:26倍 D:16倍

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设施很少。 1949年 全国卫生机构只有 3670个,卫生技术人员 50 万人,医院床位 8 万张,而且大 部分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 卫生医疗机构得到大力发展, 建成 了一个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机构、 各种卫生人员组成的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 据1986年统计,全国有卫生机构 20.3 万个,比 1994年增加了 54.4 倍;医院床位 229 万张,增加了 27.7 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350 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2.18 张,卫生技术人员 3.33人,医生 1.37人,护师、士 0.64人。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尤为显著。1986年民族自治地区有卫生机构 3.1万个,比 1949年增加了 85.3 倍;医院发疗养院、所床位 30.1 万张,增长了 89.9 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43.5 万人,增加了 122 倍。

1986年,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比 1949 年增加了多少倍? ()

A:5 倍 B:6 倍 C:7 倍 D:8 倍

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设施很少。 1949年 全国卫生机构只有 3670个,卫生技术人员 50 万人,医院床位 8 万张,而且大 部分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 卫生医疗机构得到大力发展, 建成 了一个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机构、 各种卫生人员组成的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 据1986年统计,全国有卫生机构 20.3 万个,比 1994年增加了 54.4 倍;医院床位 229 万张,增加了 27.7 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350 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2.18 张,卫生技术人员 3.33人,医生 1.37人,护师、士 0.64人。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尤为显著。1986年民族自治地区有卫生机构 3.1万个,比 1949年增加了 85.3 倍;医院发疗养院、所床位 30.1 万张,增长了 89.9 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43.5 万人,增加了 122 倍。

1986年,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卫生机构是 1949 年的多少倍? ()

A:85.3 倍 B:84.3 倍 C:86.3倍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