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5岁4个月,因“皮肤淤点,淤斑10+d”在当地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不佳转来本院。当地初诊时血常规仅显示血小板减少。查体:T37.1℃,P110次/min,R25次/min,BP88/56mmHg;轻度贫血貌,皮肤偶见陈旧性淤斑,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脾不大。

目前诊断主要考虑(提示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染色体正常,没有病态造血现象。)

A:急性白血病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F: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女性病人,57岁。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以1.5%的异氟烷维持麻醉,辅助小剂量芬太尼。手术进行到1小时后病人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将异氟烷的浓度升至2%,效果不良。

该病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最可能的原因为 ( )

A:缺氧 B:镇痛药剂量不够 C:麻醉过浅 D:恶性高热 E:二氧化碳蓄积

病人女性,29岁。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系,红系低下,巨核细胞缺如。

该病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白血病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张先生,肺炎病人,口温39.5℃,脉率120次/min,颜面潮红,皮肤灼热,伴有尿量减少。

针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当的是

A:测量体温1次/4h B:鼓励病人多饮水 C:生理盐水清洁口腔 D:乙醇擦拭腹股沟、腹部、腋窝等处 E:保持皮肤清洁

某男性患者,41岁,罹患"精神分裂症"已半年,一直服用氯丙嗪治疗,期间基本能正常劳动,有时有多疑现象,目前维持剂量为200mg/d。家属反映:最近.1月来患者言语明显减少,不愿外出活动,睡眠多,不时唉声叹气。

经过8周足剂量的抗抑郁治疗,患者心情没有明显好转,仍否认幻觉妄想,存部分自知力。此时门诊医生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A:更换另一种抗抑郁剂治疗 B:可考虑逐步停用氯丙嗪,更换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C:电抽搐治疗 D:职业治疗 E:放松治疗

某男病人,26岁,近2周来,无明显诱因,自我感觉特好,自我评价极高,说自己能力大,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做事有始无终,表现非常轻浮,喜欢接近女性,情感高涨,睡眠减少

此病人最可能诊断是

A:躁狂发作 B:精神分裂症 C:神经症 D:双相情感障碍 E:反应性精神病

某男病人,26岁,近2周来,无明显诱因,自我感觉特好,自我评价极高,说自己能力大,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做事有始无终,表现非常轻浮,喜欢接近女性,情感高涨,睡眠减少

该病人的治疗首选

A:碳酸锂 B:阿米替林 C:丙咪嗪 D:氯丙嗪 E:电抽搐治疗

病人,男,23岁,头痛,失眠。1周后表现话多,兴奋,说自己要当皇帝、__。入院检查发现,意识清晰,兴奋,言语动作增多,音连意连,夸大妄想,无自知力。入院后用碳酸锂与小量氯丙嗪治疗,症状迅速好转。病人出院1个月后,又开始头痛,从阵发性逐渐变成持续性,有时头痛剧烈,难以忍受,有呕吐。曾有一次突然倒地,意识丧失。病人整日卧床不起,反应迟钝,言语动作明显减少,情感淡漠,意识减退,再次入院

如果病人的CT检查发现第三脑室内有3cm×4cm大小的阴影,下面不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B: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精神症状剂量要大 C:可能通过降低颅内压达到镇静效果 D:尽可能小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E: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不宜时间过长

在DSA检查中能减少辐射剂量的技术是()。

A:造影转化路图功能 B:低剂量技术 C:步进技术 D:自动最佳角度定位技术 E:3D路径图技术

在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减少外照射辐射剂量的方法有()。

A: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使用量 B:缩短操作时间 C:增加身体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D:增加辐射源与身体之间的防护屏蔽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