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胶片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为曝光量,以对数值lgE表示;纵坐标为密度,以D表示。特性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转部组成。足部密度的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曝光量增加逐渐很多,密度只有较小的增加。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密度差保持一定,此时曲线沿一定的斜率直线上升。肩部密度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下降,影像密度呈现逆转。特性曲线可提供感光材料的本底灰雾(Dmin)、感光度(S)、对比度(γ)、最大密度(Dmax)、宽容度(L)等参数,以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B: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 C:特性曲线也称H-D曲线 D:曲线的横坐标为曝光量,纵坐标为密度 E:曲线的横坐标为密度,纵坐标为曝光量

Tv是()先决自动曝光模式。

A:光圈 B:快门 C:景深 D:包围式曝光

数码相机的曝光方式有()和自动曝光模式两种。

A:快门曝光模式 B:连拍曝光模式 C:半自动曝光模式 D:手控曝光模式

Tv是()先决曝光模式。

A:光圈 B:快门速度 C:景深 D:包围式曝光

DEP是()优先式自动曝光模式。

A:景深 B:速度 C:包围式曝光

感光度和曝光量的关系是()。

A:ISO50比ISO100的感光度高 B:感光度和曝光量没关系 C: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少 D: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多

按曝光的光源分类,曝光可以分为()。

A:光学曝光 B:离子束曝光 C:接近式曝光 D:电子束曝光 E:投影式曝光

采用散射膜进行二次曝光除脏时,应采用()进行曝光,然后以主曝光时间的一半进行除脏曝光。

A:比标准曝光时间减少1/5的时间 B:比标准曝光时间增加1/5的时间 C:比标准曝光时间减少1/2的时间 D:比标准曝光时间增加1/2的时间

采用散射膜进行二次曝光除脏时,应采用()进行曝光,然后以主曝光时间的一半进行除脏曝光。

A:比标准曝光时间减少1/5的时间 B:比标准曝光时间增加1/5的时间 C:比标准曝光时间减少1/2的时间 D:比标准曝光时间增加1/2的时间

γ射线照相的优点是射源尺寸小,且对大厚度工件照相曝光时间短。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