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骨质龋的破坏方式为
A:沿牙骨质生长线 B:垂直于牙骨质生长线 C:沿釉牙骨质界 D:沿牙本质牙骨质界 E:以上都可以
患者女,13岁,右膝关节疼痛2个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生长痛,未予以特殊诊治。昨天在学校跑步时突然摔倒,疼痛剧烈,无法活动,右下肢畸形明显。急诊送往医院,X线片示右股骨下段骨折,骨折线分离,骨折两侧可见虫蚀样骨质破坏,髓腔内骨质硬化。
在化疗过程中,患者疼痛和肿胀加重,骨质破坏增加,血管神经束被肿瘤包裹,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继续化疗至足够疗程 B:截肢术 C:大剂量放疗 D:肿瘤刮除,股骨下段肿瘤型假体置换术 E:给予强烈镇痛药物
病历摘要: 患者xx,男性, 12岁,右大腿红肿发热1周。查体:T 39℃,P 120次/分,右大腿皮肤红,肿胀,压痛(+),叩击痛(+),右股骨中段骨松质内可见斑片状骨质破坏区。
提示UBC↑, zongR↑, C-反应蛋白↑,X线有骨质破坏,以下诊断哪些是对的?
A: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B: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C: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D:右大腿蜂窝组织炎 E:右股骨尤文肉瘤
某男性患者,19岁,2月来感右膝关节疼痛,逐渐加重,无发热,无红肿,无外伤史。X线片见股骨下段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骨膜增生,瘤骨形成。
检查结果示,股骨下段肿瘤最大径5cm,低分化,无淋巴结肿大,未发现远处转移,按AJCC分期为
A:ⅠA期 B:ⅠB期 C:ⅡA期 D:ⅡB期 E:Ⅲ期 F:Ⅳ期
某男性患者,19岁,2个月来感右膝关节疼痛,逐渐加重,无发热,无红肿,无外伤史。X线片见股骨下段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骨膜增生,瘤骨形成。
检查结果示,股骨下段肿瘤最大径5cm,低分化,无淋巴结肿大,未发现远处转移,按AJCC分期为
A:ⅠA期 B:ⅠB期 C:ⅡA期 D:ⅡB期 E:Ⅲ期 F:Ⅳ期
某男,31岁,右大腿远端肿痛伴有发热2周。检查:右大腿局部增粗,压痛。X线示股骨远侧干骺端骨质破坏,有骨膜增生现象。局部软组织间隙模糊。
平片显示的股骨远端骨质破坏可能为
A:广泛大块溶骨性骨质破坏 B:干骺端虫噬样骨质破坏 C:破坏不明显,有大量的骨质增生 D:肿瘤骨形成 E:破坏之处有骨膜三角
患者女,67岁,右腿痛10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间断隐痛,持续约数分钟,活动后明显,休息时可缓解。近2个月患者自觉疼痛加重,伴夜间痛,影响走路与睡眠。查体:右髋部被动屈曲,腹股沟区压痛,无皮肤发红、发热、肿胀。CT示右侧髋臼见不规则形溶骨性骨质破坏,呈膨胀性,局部骨皮质中断、不连续,其内可见线条状、斑点状及片状高密度影,破坏区边缘局部骨质硬化,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右侧闭孔内肌明显肿胀,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影,右髋关节骨质破坏不完整。该疾病与转移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的是()。
A:好发部位 B:骨质破坏程度 C:周围有无软组织肿块 D:有无原发灶 E:骨质破坏区域有无钙化 F:边界清晰与否
下列关于骨质破坏X线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 B:骨小梁稀疏或消失 C:筛孔状骨质破坏呈针尖样透亮影 虫蚀状骨质破坏呈空洞样透亮影 D:筛孔状骨质破坏见于骨质破坏的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