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0岁,腰痛1年,下肢活动正常,排尿,排粪正常。检查结果提示腰5脊椎I前滑脱。

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为(提示腰5脊椎I前滑脱。)

A:密切随访,建议避免重体力劳动 B:峡部修补融合术 C:椎板切除减压术 D:脊柱融合术 E:脊柱融合,复位,固定

女性,40岁,连续行走时两侧臀腿痛,需间歇性下蹲休息,2年。开始能连续行走半小时,随后间歇期逐渐缩短,现在行走200米就出现症状,平卧时无症状。查体腰椎4~5间隙压痛,无放射,直腿抬高左,右均达700,两下肢感觉,肌力均正常。

根据该患者的症状体征,腰4椎体II度滑脱的X线片最适宜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案

A:卧硬板床休息4周 B:长期腰围固定 C:石膏腰围带单腿固定3个月 D:手术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E:脊柱后路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

男性,58岁,间歇性跛行3年,逐渐加重2周。查体:腰椎间隙压痛,无放射,直腿抬高左右均达700,两下肢感觉,肌力均正常。

如果X线正侧位平片显示,腰4椎体向前I2度滑脱,通常再进行哪项检查 ( )

A:肌电图检查 B:核素骨扫描 C:腰椎4~5CT D:X线腰椎左右斜位片 E:抽血化验抗“O”,血沉,粘蛋白,类风湿因子

男性,58岁,间歇性跛行3年,逐渐加重2周。查体:腰椎间隙压痛,无放射,直腿抬高左右均达700,两下肢感觉,肌力均正常。

根据该患者的症状体征,腰4椎体I2度滑脱的X线片,最适宜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案 ( )

A:卧硬板床休息1个月 B:长期腰围固定 C:石膏腰围固定3个月 D:脊柱手术内固定,不需扩大椎管 E: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患者女,10岁,腰痛1年,下肢活动正常,排尿,排粪正常。检查结果提示腰5脊椎I1前滑脱。

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为(提示腰5脊椎I1前滑脱。)

A:密切随访,建议避免重体力劳动 B:峡部修补融合术 C:椎板切除减压术 D:脊柱融合术 E:脊柱融合,复位,固定

女性,40岁,连续行走时两侧臀腿痛,需间歇性下蹲休息,2年。开始能连续行走半小时,随后间歇期逐渐缩短,现在行走200米就出现症状,平卧时无症状。查体腰椎4~5间隙压痛,无放射,直腿抬高左,右均达700,两下肢感觉,肌力均正常。

根据该患者的症状体征,腰4椎体I2度滑脱的X线片最适宜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案

A:卧硬板床休息4周 B:长期腰围固定 C:石膏腰围带单腿固定3个月 D:手术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E:脊柱后路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

男性,58岁,间歇性跛行3年,逐渐加重2周。查体:腰椎间隙压痛,无放射,直腿抬高左右均达700,两下肢感觉,肌力均正常。

如果X线正侧位平片显示,腰4椎体向前I2度滑脱,通常再进行哪项检查 ( )

A:肌电图检查 B:核素骨扫描 C:腰椎CT D:X线腰椎左右斜位片 E:抽血化验抗“O”,血沉,粘蛋白,类风湿因子

某男性患者,31岁,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腰部钝痛,且有腰部棘突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平片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上缘终板骨质模糊不规则,L3~4椎间隙正常,腰大肌增厚,腰部CT示:L3椎体下部及L4椎体上部溶骨性骨质破坏,之中可见散在细小钙化,邻近椎体骨质疏松,L3~4椎间隙正常,L3~4椎旁软组织肿胀。

成人的椎体结核和椎体肿瘤在X线片上的主要鉴别点是

A:椎体破坏程度 B:是否有死骨形成 C:椎旁软组织肿块 D:椎体骨质疏松程度 E:椎间隙是否变窄或消失

某男性患者,21岁,身高171cm,体重49kg,因车祸致颈椎损伤、高位截瘫,术后并发感染、食管瘘并出血,生化检查示血浆清蛋白32.7g/L。

如用H-B公式计算该患者的基础能量消耗,需用到的参数是

A:年龄、身高、理想体重 B:身高、体重、活动系数 C:身高、体重、应激系数 D:年龄、身高、体重、活动系数 E:年龄、身高、体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