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性,4岁。左腹肿块1周。CT平扫示左肾区由巨大软组织肿块占据,病灶内密度不均,边界清楚,增加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考虑为肾脏恶性肿瘤。

行左肾切除术后送病理检验,其大体标本如图所示,病理切片如图所示。正确的诊断为 ( )

A:左肾母细胞瘤 B:左肾错构瘤 C:左肾透明细胞癌 D:左肾颗粒细胞癌 E:左肾乳头状腺癌

某女性患者,41岁,CT平扫示右肾近髓质部类圆形较高密度影,直径约2.0cm,边缘清楚锐利,CT值50HU,增强扫描该病变无强化。

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肾细胞癌 B:高密度囊肿 C:肾结石 D:肾错构瘤 E:肾盏积水 F:肾癌

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

下面对垂体微腺瘤的CT放大动态扫描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B: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 C:在晚期阶段,微腺瘤皆为高密度病灶 D: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 E: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

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

下面对颅脑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 B: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 C: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D: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部位而定 E: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

以下对垂体微腺瘤的CT放大动态扫描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B: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 C:在晚期阶段,微腺瘤皆为高密度病灶 D: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 E: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

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

以下对颅脑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 B: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 C: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D: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部位而定 E: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某女性患者,46岁,头痛、发热4天。CT平扫示脚间池内葡萄状低密度,有强化,脑室扩大。

显示非活动性脑猪囊尾蚴病最佳的检查方法为

A:MRI B:CT C:X线平片 D:CT三维成像 E:SPECT

某男性患者,43岁,因发热、右上腹疼痛2周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食欲缺乏,右上腹疼痛,查体:肝右叶体积增大,右上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13.8×10/L,N:78%;X线检查见右膈抬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上腹部CT平扫见肝右叶大小约5.2cm×4.5cm×3.7cm低密度病灶,边界欠清晰,密度不均匀,CT值为15~52HU,病灶中心可见低密度区。

CT平扫病灶出现低密度区最大可能性是因为

A:病灶中心液化坏死 B:病灶中心脂肪变性 C:病灶中心出血 D:病灶内部组织成分不同 E:病灶内部含有正常肝组织 F:以上都不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