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6岁,因“怕热,多汗,心悸1年伴乳房肿胀半年”来诊。查体:P 92次/min;消瘦;双眼无突出,甲状腺I1度弥漫性肿大;双侧乳房可触及直径约2 cm的圆盘状乳腺组织,边界清,无粘连,有压痛;心,肺,腹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双手细震颤(+);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该患者的乳房发育最可能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乳房发育 B:青春期男子乳房发育 C:特发性男子乳房发育 D: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乳房发育 E:睾丸功能减退伴发的乳房发育
患者女,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应考虑的乳房疾病是
A:乳腺癌 B:乳房纤维瘤 C:乳房囊性增生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结核 F:浆细胞性乳腺炎
经产妇会阴侧切术后3天,自觉会阴部疼痛,下腹部阵发性剧痛,哺乳时疼痛加重,子宫硬,乳房胀痛,查会阴部水肿,乳房胀,触痛,无红肿。
对于乳房胀痛的护理正确的是
A:用吸乳器吸乳 B:用酒精擦洗乳房 C:让新生儿多吸吮 D:应用己烯雌酚 E:芒硝外敷乳房
产妇,26岁,孕37周,自然分娩一活女婴。产妇接受护士建议,母乳喂养。产后6小时之内开始母乳哺乳,因自觉乳房不胀,婴儿没能吸吮到足够的乳汁。
产后第3天护士发现该产妇频繁更换双侧哺乳,正确的指导是
A:产后3天内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 B:要吸空一侧的乳房确保吸到前奶 C:要吸空一侧的乳房确保吸到后奶 D:产后7~14天的乳汁为成熟乳 E:产后14天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
某女性患者,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 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应考虑的乳房疾病是
A:乳腺癌 B:乳房纤维瘤 C:乳房囊性增生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结核 F:浆细胞性乳腺炎
某男性患者,17岁,因“怕热、多汗、心悸1年伴乳房肿胀半年”来诊。查体:P 92次/min;消瘦;双眼无突出,甲状腺Ⅰ度弥漫性肿大;双侧乳房可触及直径约2 cm的圆盘状乳腺组织,边界清,无粘连,有压痛;心、肺、腹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双手细震颤(+);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该患者的乳房发育最可能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乳房发育 B:青春期男子乳房发育 C:特发性男子乳房发育 D: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乳房发育 E:睾丸功能减退伴发的乳房发育
某女性患者,29岁,哺乳期,右乳房肿痛2天,无发热,体检: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无波动感
1周后,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39℃以上,体检:右乳房红肿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应进一步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
A:切开引流 B:抗生素治疗 C:物理治疗 D:单纯右乳房切除术 E:中药治疗
某女,29岁,哺乳期,右乳房肿痛2天,无发热,体检: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无波动感
1周后,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39℃以上,体检:右乳房红肿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应进一步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
A:切开引流 B:抗生素治疗 C:物理治疗 D:单纯右乳房切除术 E:中药治疗